摘要: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教学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强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存在着两个误区。 关键字:历史教学:信息技术;科学性 一、轻视教学过程的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仅仅是一种模式。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的确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然而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把大量时间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上,甚至力求做到教材的"整体搬家",将教材的主要内容全部用多媒体展示,变过去的"教师满堂灌"为"机器满堂灌",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通常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后学习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备课过程中诸多环节的一环。 二、忽视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师生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在强调学生为主体地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常常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一次中学历史教学课的评比中,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课件制作得很优秀,但整个一节课下来,教师没有说上几句话,完全是一种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展示。结果,课后受到了部分专家和学者的批评。其实,即使计算机能完成许多人力不及的任务,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是计算机无法实现的,只能由教师去组织实施。比如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情感的陶冶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历史教师自身的素养。课堂上师生的对话,既是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个语言幽默、思想深邃、知识渊博、情感丰富、风度儒雅的历史老师,他的言行中所折射出来的智慧,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计算机无法取代的。再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老师事先没有准备的,也就是说,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時教师没有考虑到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这时,教师的应变能力就显的非常重要了。因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它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要防止用多媒体技术来弥补历史教师史学功底不足的倾向。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的科学性原则 1、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历史教学的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有效的历史信息,要为学生所掌握,这需要学生由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反思、交流和表达来实现的。比如,如何评价袁世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的问题。同学们常常疑惑,孙中山为什么将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在给出袁世凯在近代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相关材料后,由学生去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以再课堂上用语言表达,或上网讨论和交流,也可以课后再互联网继续深入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意识逐渐形成,学会将历史人物至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分析,得出符合历史发展特点的结论。 2、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其本质就是人学。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切忌唯"技术主义",而淡化人性化的教育,技术要为人服务,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开发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可提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些历史专题的自主性学习,常常需要几节课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上网浏览相关网站,下载所需要的资料,按专题分门别类建立资料包或制作成网页;也可以再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任务;可以是几个同学在网上就共同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将讨论和交流的信息记录备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直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等。在整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撰写的文章以及完成的作业给予个别的或普遍的指导和帮助。 3、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满足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信心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之所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是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感。尽量避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不了"和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还要避免部分学生因学习目标过高形成心理压力。教师在设计网络作业时,可以分为"较易"、"一般"、"较难"等若干层次,供学生选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从最低层次做起,在完成这个层次的练习之后,在去完成更高一个层次的练习。教师在学生完成一个层次的作业,进行下一个层次时,可以设计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如"你真棒""好样的"等,从中学生既得到了鼓励,有增添了趣味性,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四、结语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人机交互功能。制作历史课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作用,体现人机交互功能,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回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着:《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