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对融资的渴望,让小额贷款公司如鱼得水。央行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贷公司的数量新增近千家,由去年年底的4282家跃升至5267家。 利润丰厚 丰厚的回报是小贷公司数量井喷式增长的一大动力。中科创金融控股集团总裁常虹告诉记者,该公司开展小额贷款、担保以及财富管理业务,其中小额贷款业务利润率可高达50%,远高于其他两项业务。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内蒙古、江苏和安徽的小贷公司增幅分列前三名,分别增至436家、430家和424家。贷款余额总量以江苏省、浙江省、内蒙古分列前三。"沿海地区银行竞争比较充分,给小额贷款公司留下的业务空间较小,而在内蒙古等地民间资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常虹表示,"另外,也不排除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违规发放高利贷。" 一位小额公司负责人称,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小额贷款公司相较其他行业有着丰厚的利润率,不少做实业的企业家受到吸引而投资小贷公司。这些企业家对于行业以及客户的了解甚至超过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自有一套。 多地区融资比例放宽 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小贷公司仍然饱受只贷不存、融资渠道少的"紧箍咒"。相关规定明确,小贷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而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的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然而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放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比例的政策。7月,海南省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适度提高融资比例,即对于年度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小贷公司,其融资比例最高放宽至资本净额的200%。此前,浙江省于2月出台的《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将其融资比例上限由50%提至100%。 据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介绍,国际上小贷公司的融资比例一般可高达资本净额的400%,且随着其信用水平提高而递增。 近日,"小额信贷之父"尤努斯便在广州表示,中国没有出现"格莱珉银行"主要存在两大困难:首先是中国缺乏支撑这种模式的司法体系;其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可持续性不强。 尤努斯创建的格莱珉银行于1983年在孟加拉国正式成立,专向贫穷的农村妇女提供担保面额较小的贷款,即微型贷款。该模式与中国的小贷公司最大区别在于其可以吸收存款。 风险敞口过大 尤努斯指出,从世界经验来看,微金融这种小额贷款风险并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么高,因此应该对其更有信心。但杜晓山指出,尤努斯所谓的"微金融"并不光指借钱一项,还包括提供其他基本金融服务,比如说保险和存款,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范围与此并不相同。 有业内人士指出,小贷行业鱼龙混杂,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民间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情况,确实存在不少违规行为。 当实业家开始转型做小贷业务时,常虹所率领的中科创目前已将业务重点转向财富管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小贷公司客户主要为小微企业,基本都是无抵押无担保,风险敞口较高。根据以往经验,个人贷款的不良率一直低于小微企业贷款。" 上述业内人士亦表示,国际上小贷公司的特点是小额和分散,单笔贷款一般在10万元以下,然而中国的小贷公司大部分瞄准小微企业贷款,单笔贷款额度达到100万~500万,风险相对要高许多,而只贷不存的模式让风险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