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会底层逻辑受益终身


  第一部分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斯坦福商业决策课》。作者卡尔·斯佩茨勒是战略决策集团(SDG)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作者通过在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科学和亲身实践方面数十年来的深度积累,提出了DQ决策模型,并回答了"为什么需要优质决策",提出了"优质决策的六大基本要素",解答了"什么是优质决策"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该如何实现优质决策"的问题。
  最初我是通过公众号阅读相关笔记来完成初步了解的。由于这个决策模型比较复杂,看完笔记之后觉得还是有点不知所云,于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斯坦福商业决策课》翻译本阅读一下。
  这种不知所云的感觉,就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对于别人已经整理好的笔记里面所涉及的概念,理解还是不够透彻。倒推一下,笔记是在别人已经思考好的基础上的一种知识输出,如果我们只是猛读笔记,缺乏与现有知识的联系,必然会造成知识的脱节。
  我的思维模型学习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通过思维模型公众号下载保存每一个思维模型的文章笔记,定期进行阅读消化并形成幕布学习笔记。就像我在前面文章所提到的一样,以前看完笔记就马上做思维导图,其实是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用表面的学习笔记去达到"自我感动",缺乏深度思考的过程。
  因此要系统思考,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话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重新构建,解决的是思维深度的问题。通过学习笔记,顺藤摸瓜,按图索骥,找回相关的书籍,原原本本的阅读,这样解决的是知识广度,理解的问题。
  在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模型背后都离不开一些基本理论上支持。例如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偏见和陷阱,指出
  "我们的最佳意图和真正的优质决策之间常常被思维陷阱和偏见阻隔。有些源于我们自己本身;有些则是与周围人互动过程中的潜移默化"。
  为了论证如何避免常见的思维陷阱,作者进一步提出了系统1、系统2的概念。系统1基本上是无意识的,非常快且强烈(情感上),会走许多捷径。系统2是理性且社交情绪化的,被认为是冷静的而非热烈的。这不就是《思考的快与慢》中提到的"快思考、慢思考"两套系统吗?
  很多情况下,我们以为我们在做有意识的、理性的决定时,我们其实是在听从自动无意识的暗示或偏见。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者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们的意识系统以为它在掌管,但其实不然。它不是我们的灵魂的舵手,更像是一个无助的乘客。以上只是换了个表述方式而已,原理是相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越看越清醒,越看越兴奋,深刻体会到"以少为多,以慢为快"的学习原则。因为很多知识的底层逻辑是互通的,看似简单的底层逻辑蕴含了很大的学问。
  这个道理好比你为了做一道菜,你得买菜洗菜炒菜,最后可能还要洗碗。我们把细节一环扣一环完成了,单纯从结果来看,这盘菜跟在外面点的菜,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这里忽略色香味美的追求,仅仅讨论成品菜本身)。本质上都是把某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材,通过一定的物理处理,形成具有一定风味的成品,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我们说大道至简,底层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其中去粗取精的过程。
  第二部分
  既然说底层逻辑并不复杂,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学习底层逻辑,跳过思考的过程?
  不管是学习笔记也好,公众号的干货文也好,本质上都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看得越多并不能使人更有智慧,相反这样只会让人感到知识焦虑、习得困惑。因为看了之后不知道怎么用,缺乏深度思考。
  缺乏深度思考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行为如同海上的浮萍,完全受环境左右。学习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学习新知,需要把它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起连接,把知识压缩成为模型,并通过不断刻意练习强化模型。光看别人的干货成果却不动脑思考,这样的输入是无效的输入。
  况且公众号的干货文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可能会在标题形式排版上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口味,因此可能你打开一篇文章之后,就会像喝了一口丝滑香浓的咖啡一样顺畅,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这么样一种逻辑,而忽视了去思考到底这是怎么来的?
  例如,看到一篇讲"金字塔原理"的文章,知道了一些表述:逻辑思维和演讲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职场能力,演讲、汇报、培训都要用到,公司中不乏有些人,会写会说会办事,于是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
  哦,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后呢,金字塔原理怎么用?文章安利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四个写作原理,又是一堆例子,看到自我感动,感觉明天就走上了人生巅峰。一觉醒来,昨天学了啥?金字塔原理;为什么要学金字塔原理?赢取白富美啊!怎么用?呃...好像也不太记得了,反正很厉害就是了,今天还可以和同事吹牛。
  其实也不乏有很难消化理解的"黑咖啡",就像我这样的文章一样。我没有很多的套路,我只是想把我学习的思考见闻感受与大家做分享。这个过程其实是痛苦的,因为要刀口向内剖析自己还要把问题暴露出来,除了分享以外自己也要不停的去总结整改。
  而从读者的心理需求来看,干货文是很少会被转发的,因为大家都只想偷偷的学习,好的东西根本不想和大家分享。热点文章其实更多是做"快餐",很难系统地把底层逻辑讲清楚,都是围绕某些方面,迎合"短-精-快"的阅读需求,通过做亮标题等方式来抓住别人的眼球。
  思考这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探索底层逻辑的过程,还是得学会跳出来。当我们看某一领域的著作时,事先了解作者的相关背景,搞清楚他的写作动机、写作背景,然后把重点放在对核心论点的理解上,经常思考这是什么部分?为什么要这么用?这么用有什么好处?通过这样的总结思考,举一反三,把精华部分梳理形成阅读笔记。个人认为起码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得到提升。
  如果说底层逻辑知识是第一层级的关系,通过书籍写作、公众号文章输出、费曼授课等方式把底层逻辑知识表达出来,这是第二层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是保存、转发这些文章而不做深入思考分析的话。我们可能只是在第二层级上做无用功。甚至还存在对着这些笔记猛做笔记,在笔记的基础上再做笔记的第三层级关系,这样的知识显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高度抽象化了。
  每一个观点的提出,离不开背景知识的支持。就像我们做阅读理解一样,要理解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我们不能单纯就句子本身逐字逐词地看,这样子会失真,而是要联系上下文的语义去进行推理猜测。因此对于别人已经整理好的解决过的知识输出,我们要做的是进行解码。
  所谓解码就是把知识点、观点进行逆向还原。我一贯的观点是不要把学习的过程讲的神乎其神,高不可测。怎么去逆向还原,我觉得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现。
  刚开始接触一本书,接触一篇文章,我们肯定是没有办法第一遍阅读就能够抓住背后核心的底层逻辑。因此第一遍适合快速阅读,通过浏览书籍的框架目录,阅读别人的书评推荐,先对这本书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之后在不降低语速的情况下,按照框架进行快速阅读,过程中适当标注重要的部分。我们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重点阅读,但这个方法适用于你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像日常如果只是翻翻书,个人觉得第一遍还是做快速阅读会比较合适。
  第一遍阅读做完了,于是你开始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有什么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不是那些你觉得做标注的地方都很重要?
  第二遍的阅读可以有重点的对做了标记的部分或者觉得理解还不够深入的地方进行重点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思考,把看到的跟自己了解的联系起来;有些很难理解的,就用例子去充实你的理解。个人感受最深的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回放,与读者产生了共识共鸣共振。
  例如在这本书中,关于决策和行动,作者建议让决策者和执行者多沟通交流,建立相互尊重的基础,消除心理对立的问题。
  沟通不顺畅,或者是心理存在对立,决策者可能会认为执行者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甚至是"能力不足"。而执行者会认为决策者的做出的决定大而空洞,况且执行者只管执行,不需要对整个链条负责,于是就随便应付一下。
  联想到之前很热门的"996"话题,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提出"996是一种选择。你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就必须承受相应的代价"。
  站在管理者甚至创业者的角度来讲,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把人生指标设定在公司指标之上时,工作上升到了"事业"的高度,决定几点下班的不是钉钉的下班提醒,而是使命和目标。
  因此,决策者应该利用各种方式与执行者充分沟通,将公司的使命和愿景落地到具体每个人身上,把每个人变成"创业者",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其讨论加班人不人道,准时下班是多么困难,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提炼一下,这个例子说明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由于对他人的理解不足,进而会形成认知偏见,认知偏见会带入到实践行动上,从实践的行动获得的反馈,反过来又会固化这种认知,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看到简单的这句话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于是也就变成了我的见感思行笔记。如果说第一遍的阅读是为了整体掌握,要求速度要快一点。第二遍的阅读是要有所思考有所探索,速度就不能那么快了。
  通过第二遍的总结梳理,我丰富了对有效沟通重要性的理解认识,下一次当我需要引用或者跟别人讲述沟通重要性的时候,这个例子就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做分享。
  类似这样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因此我的整个第二遍阅读理解是比较慢的。以前犯的毛病是第一篇读完之后,紧接着就做思维导图,然而这个导图其实跟书籍目录整体框架并没有太大区别,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复读机。通过现在自己理解咀嚼之后,感受更加深刻了,这个时候再去做思维导图便会清晰很多。
  最后,提三点建议,彼此共勉
  1、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为无效信息,多问自己"怎么用?"让那些虚幻的自我感动像滴了莎普爱思一样消失无踪。
  2、只学习重要学科重要思维模型,把思维模型进行跨学科组合,打造多元思维模型,刻意练习,组合进化,学以致用,不断验证迭代
  3、时常复盘,检视反思,将底层思维用于生活实践,通过反思"跳出来"进行自我觉察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再多也比不过一个U盘,人类的真正优势在于思维能力。"
网站目录投稿: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