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亮 李慧 【摘 要】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研究其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可为该区土壤质量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旱地、水浇地、菜地和水稻田四种耕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等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应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重视对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垦利县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获取 按布设样点进行野外调查采样,采样时间为秋季,深度为0-20cm。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自然风干,去除根系、石块后经过研磨装袋,供分析使用。对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分析,取得各养分数据。 (二)分析方法 利用GIS软件处理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分布信息;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利用SPSS软件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差异状况分析。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對比,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 二、结果与分析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 注: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 每行含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显著性<0.05时差异显著。**为极显著,*为显著。 (一)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水稻田由于水分浸润,四种耕地利用方式中容重最小而田间持水量最大,而菜地与水浇地两种类型的耕作和管理方式相似,其容重和田间持水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旱地作为研究区面积最大的一种利用类型,容重最大而田间持水量最小,也说明当地对旱地投入管理的不足。 (二)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的影响 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 每行含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显著性<0.05时差异显著。**为极显著,*为显著。 结果显示,pH的显著性<0.05,说明土壤pH在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存在差异显著。垦利县境内呈弱碱性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4%,其它耕地呈中性。除了土壤本身盐渍化原因之外,还受人为因素影响,耕作、施肥、灌溉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pH值。 (三)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得出,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受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十分显著。且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旱地含量最高,水稻田含量最低,菜地和水浇地处于中间水平。垦利县由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耕地利用总体有广种薄收习惯,养分投入极少,因此,由于菜地和水浇地的生物产出量相对较高,对养分消耗量大,总体土壤含量偏低。而水稻田分布区土壤盐化总体较重、养分贫瘠,加之缺乏投入与管理,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养分含量最低。 (四)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量元素的影响 根据表4可以发现,三种中量元素在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交换性钙因植物需求量相对较高,表现为与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相似的变异规律;土壤交换性镁和有效硫含量在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间的差异规律不明显,主要受土壤母质和施肥管理的影响。 (五)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土壤微量元素受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影响极显著。且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微量元素的含量趋势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水浇地和菜地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旱地和水稻田。说明相对稳定耕作、利用程度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的熟化,有利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提高,同时,应注重精耕细作,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三、结论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和耕地方式对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pH值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土地利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中,水稻田的土壤物理性状最好,旱地最差,水浇地和菜地居中。 (2)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受土地利用影响显著。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旱地的有机质与大量元素含量最高,水浇地和菜地次之,水稻田含量最低。 (3)土壤微量元素受土地利用影响显著。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菜地和水浇地含量高于水稻田和旱地。 (4)从各种指标来看,耕地中旱地化学形状最好,水稻田的化学性状最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了黄河三角洲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显著影响,可为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李成亮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