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称,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这一专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的支付清算平台的成立,凸显了监管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流向等监管的决心。 有人欢笑有人愁,一时间,心碎的"银联哭了"、"银联受排挤"等字眼屡见报端。 一纸通知,究竟改变了什么? 何方神圣 其实,网联即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主要是为线上支付提供统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务。 目前,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从监管层面讲,传统支付体系为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商业银行和用户参与的三级模式,无论是转账还是消费都得经过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也能掌握所有交易信息。 但第三方支付出现以后,就出现所谓"直连"模式,主要指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自己体系内为客户建立虚拟账户,同时直接连到多家银行,并在不同银行开设账户。比如,用户从银行A向银行B转账,而支付机构在这两家银行都有账户,通过自己就能完成清算。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第三方支付自己承担结算,既绕过银行,也绕过独立清算机构,存在洗钱、套现获利等风险。另外,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账户有大量客户备付金,其利息回报往往可觀,同时也存在挪用、占用风险。 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坐等问题不断累积,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随着移动支付场景的越发丰富,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较快发展。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 目前支付机构开展的支付业务类型共分三种,即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这三类业务的交易特点不同,导致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沉淀效应有较大差别,从预付卡、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依次降低,在实际经营中,支付机构对备付金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也各不相同。 客户备付金规模已扩大到如此规模,这当中难免会存在一系列的风险隐患。而且,在现实中,还有许多支付机构通过扩大客户备付金规模赚取利息收入,偏离了提供支付服务的主业,一定程度上造成支付服务市场的无序和混乱,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此,央行很早就提出了集中存管。 此番为网联"正名"、"加码",即让网联作为线上支付结算业务的专属平台,目的就是剥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功能,将线上支付清算拉回监管视野。 网联平台早就存在,引起公共注意倒是"意外"。2016年10月网联平台便获批筹建,并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进行建设,其目的在于针对网络支付建立统一公共的资金转接清算服务。 今年3月底,网联平台上线试运行,其首笔跨行清算交易通过微信红包由腾讯财付通平台发起,而支付宝、财付通、京东网银在线、百度钱包等成为了首批接入网联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截止目前,已有9家支付机构和12家商业银行完成网联平台接入。预计到今年底,网联平台计划通过技术验收并接入4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200家商业银行,接入支付机构的交易也将逐步放量。此外,7月28日,包括央行清算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45家机构已经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拟共同发起设立。 网联平台由央行发起,具体执行则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根据《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网联注册资金20亿元,股东总数为45 家。央行下属7 家单位(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共出资约7.6亿元,占股达37%,成为第一大股东,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持股比例3%,代表不符合入资资格的中小支付机构行使投票权。 银联被抛弃了吗 网联平台的冲击不容小觑,传统清算模式是银联做清算,发卡端在银行,收单在收单机构,互相有一个匹配,加上商户,属于所谓的四方模式。 不过,伴随着支付的发展,不少中大型支付机构普遍采用直连银行的模式来进行资金的转接清算。 网联的出现,意味着直连模式或将不复存在。 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将网联平台并入银联呢?偏要"设计"一个网联平台来"多一道手"呢?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银联由各大银行及传统金融机构入股成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游离在体系外,而新版网联的股东则将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其中。 可见,网联的成立是第三方支付和传统支付的结合,意味着我国的支付清算市场正在走向有序竞争。 网联平台的未来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体系间的数据中介和桥梁,对于掌握网络资金流向、保障金融数据安全,以及节约支付机构与银行体系的连接成本,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从网联平台的设计上看,银联不但没有被"抛弃"反而获得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 因为在原来的直连模式下,银联本就被排除在外,相反,网联上线加速了直连模式的终结,支付机构可以选择网联,也可以走银联通道,对银联而言,未尝不是新的机遇。 中信证券报告分析,银联的清算业务将直接面临来自网联的竞争,尤其是当前线上线下支付的界限愈发模糊,未来的竞争格局或并非简单的"划江而治",而是互有渗透、全面竞争。 不过,网联平台的确也带来了冲击,尤其是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巨头们。特别像支付宝、财付通等用户规模、资金量都比较大的支付机构,此前凭借着巨大交易量与银行协商费用,因此这些支付机构的银行接口费在业内较低,但网联平台推出后,未来可能会实施统一费率,而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大型支付机构除了要付给银行相关费用外,而且也要付给网联平台费用,因此这些大型支付机构的利润将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