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要:物理教学学习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应有效实施教育改革,明确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建议
  一、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我们从初中起始阶段就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以后参加工农业生产或升入高一级学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应在"做",教师应该做好演示实验,不要以"讲"代"做";学生实验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要以"读"代"做"。假如忽视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那么,基本技能尤其是实验技能就得不到真正训练,"双基"也就打的不扎实,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演示,学生实验,都应力争做到。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多做一些,条件差一些的学校,教师要亲自动手,也可以发动和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利用旧仪器改制或自制一些"土"仪器,或类似的实验代替。通用教材中还有一定数量课外实验作业,做这些小实验对培养兴趣、激发思考、学好物理是很有好处的,教师也应要求学生动手做,并加以指导和检查。
  在做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演示和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还应讲究实验教学的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初中生限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多,观察能力不强,而好奇心又很强,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演示和动手做实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上,避免只是看"热闹"。要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物理现象、使用仪器进行操作、测量、读数和怎样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及怎样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考试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不会写实验报告,许多考生在试卷上写了很多,就是写不到要点上,教学中需要教师做些示范,指出实验中哪些是操作要点,应该写在实验步骤里。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还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趣味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导入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更是教学的重要艺术。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能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教学内容中去,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以《串联电阻》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我们可设计如下情境进行课堂导入:"爷爷买的收音机出现了故障,找维修人员检修后,发现是1个2欧姆电阻烧坏的缘故,但维修人员只带了几个4欧姆的电阻,应该怎么修呢?你能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维修方案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立刻被这个问题吸引,很容易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这种趣味化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快速对教材内容产生兴趣,并且主动与教师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更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利用好实验,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实验教学拥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于那些繁杂苦涩,难以理解的知识难点可以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对本质现象的观察,形成直观明了的思维影像,加深体验理解。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准备假鱼、鱼叉和水缸,用鱼叉去插水中的假鱼,但根据看到的位置下手却无法插到鱼,学生们就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啊?随后教师再引出"光的折射"这个概念,学生们这才醒悟原来这就叫做折射,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发源地,我们在和学生探究物理概念时,选择生活的实例作为教学情境,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到物理亲切,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价值,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因,生成要去搞清楚概念,并应用概念解释问题的内在学习驱动力。
  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引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时,可以从生活中举出人提水桶、书本压桌面、挖土机推土、手推车等等多个常见的实例,如此一来学生的概念学习有了经验基础,不再是强塞硬灌,兴趣度也就自然提升,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帮助学生养成注意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的实用性、价值性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又一诱因.例如,我们联系到生活中的电现象,"触电保护"、"节电"等等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电路》中相关概念的兴趣,有助于电流、电阻、电压、电功率、电功、焦耳热等物理量的学习,并理清其间的关系,最后再引导学生解释家庭电路中熔丝的作用,实现学以致用。
  五、教学方式多样
  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教,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因而学生和主体地位被调动起来了,手到、口到、眼到、脑到、耳到,学生的所有感官都用到了学习上,自然成绩也就提高了。教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采取以听、看为主的交流形式,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再迅速思考:自己是否应当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何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及时作出最恰当的选择。在这个探究难度较大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与调控的作用,在学生产生思维障碍和心理困惑时适时介入,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学生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学生探究方向不偏离主题,把探究学习引向步步深化,体现教师的合理引导作用。探究活动应成为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也许有的学生会有一些看似错误的步骤,但我们切不可轻易阻止或下定论,说不定智慧的火花就会在此闪亮。
  参考文献
  [1]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
  [2] 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
网站目录投稿: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