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显现出来,针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出发,以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为依据,适应教师专业化趋势,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分支,既关系着学生成长教育的安全与质量,又是整个教育体系得以有效推进的关键。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关注度白热化,如何通过科学、合理、有效且符合儿童成长规律与特点的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师资培养质量,成为学前教育学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核心。 一、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反思 1、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培养定位。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要把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放在与艺术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活动的构思与设计,可通过扎实的艺术技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展现,让学生去模仿,促进目标的实现,活动的设计又引领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2、课程设置与实践应用对接不顺畅。高師课程与教学的设置较少体现新手教师入职适应的相关问题。如所学理念与实际操作之间出现冲突怎么办;自卑于自己的技能不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中既要观察幼儿,又要顾及幼儿安全,还要解决突发问题,觉得三头六臂都不够。入职适应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新手教师的难题,入职适应光靠上岗前的职前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课程理论的支撑。一些学生入职前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可是工作几个月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问题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热情,说明课程设置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人职适应期。 3、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为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尽人意。学生认为有些老师自身虽然拥有渊博的知识,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墨守成规、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师生互动较少,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也容易使学生平时"碌碌无为",考前突击复习,考试后忘得一干二净,真正所学寥寥无几,致使学生感到收获甚微。 4、课程设置中的专业精神。在幼儿教育中, 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是以专业的精神为基础的,专业的幼儿教师精神又促使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所以在校学习期间。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及教学方法,更要让学生感到她们将从事天底下最阳光最光荣的工作。注重幼儿教师人格的培养,在不断学习与展示的过程中,挑战一次次的困难,接受每一次成功与失败。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加学生与幼儿的多方位接触。感受幼儿对教师的"爱与依赖",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让爱来引领幼儿教学过程。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1、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化。全面、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现代化学前教育人才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科学程度,并充分符合其职业发展规律与要求。 就业导向化是课程体系化的首要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树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其基本内容应该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学以致用应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线。 应在夯实学生各项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关注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最大限度地协调和处理好基础性和应用性存在的矛盾。其中,学校可从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入手,以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为基础,将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包括职业基础模块、基本素质模块、职业技能模块以及选修课模块,并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基本角度提出了针对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 应将学前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活动指导和舞蹈美术等确定为核心课程,以提高幼教的综合素质水平;而对于处于边缘层次的课程则应根据就业导向原则进行相应的调整。 2、课程设置组织与评价综合化。课程的组织就是对课程的基本设计和编制,在具体操作实践中,相关教育部门首先应该对所选择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分类和排序,即将所有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专业基础、职业通用等性质在整体结构层面上进行安排,构建分课程模块,然后将所有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其次,对课程教学中所涵盖的全部科目、活动的教学阶段和具体教学加以规划。选择具体的教学策略,对课程教学、 实验教学、企业实习等所有能够涉及到教学主体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进行妥善的安排,将课程组织规划演变为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而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另外,建立一套相对健全的课程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相对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 3、教师要的授课模式新颖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的讲授。例如:弹性教学。弹性化教学是实现幼儿园差异教学预成互生的重要途径,它要求不仅要考虑学生差异,还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留白",让科学预设与有效生成互动共生,共同演绎差异教学的精彩。教师要在设计教案每一环节时,为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引发的兴趣点留有空间,教师导学不必教条,更不必细化到每个问题的具体细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重点内容,关系着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更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质量研究。其中,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培养现代化幼教人才的关键,需由广大教师与专家不断实践、总结、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建波,郭俐.21世纪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及教育对策[J].北方论丛,2009,(5):152. [2] 马晓红,王娟.从复杂性视野看幼儿社会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3] 康建琴.对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的调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5):l-2. [4] 步社民.幼教职业的德性支撑[J].早期教育,20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