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读课文在语文教育中,特别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起伏与主旨有更加深刻了解的有效方式。但现在许多小学的阅读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所以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转换角度,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入手,找到更加灵活的引导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朗读时更多地融入感情,并对文章的主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学生学习视角 传统的语文教育让许多教师认为考试成绩的高分才是硬道理,一味地追求成绩上的效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语言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培养。上课的重点是识字,课后的重点是背诵,唯独缺少了组织学生语文朗读这一环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更多髙分 低能的学生。 一、当前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低段文朗教学不姓"小",致学生"没学会文只会背道"。"小"是小学语文的特点之一,而低年级更要"小"。然而现实中,许多老师都有"拔苗助长"的心态,不满足于低段的初级目标,不顾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于是便出现了"高估""要求过高"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学生还未读正确、读流利的前提下,便"越位"灌输有感情朗读的思想,甚至一味强调说出课文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已属不易,正确要做到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添字等,流利要做到读好停顿,把握好语速、读正确、读流利尚且达不到,就强调感情、思想内涵,这只能增加孩子的负担。课结束后,学生不但没有自己的感情体验,连应有的正确流利地读文也做不到。这样的朗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经验,不姓"小"的低年级朗读教学超越了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使教学目标越位,有悖教学之本。 2、小学低段文朗教学不姓" 语",致学生"没有经过语言的训练"。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实现的。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需要一系列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实现情感、思想的体验。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多教师在没有通篇读的前提下,把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注意点始终在几个字词、几句话上,忽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地感受篇章的内涵、气韵和语言的音乐美。离开语篇的字词是孤零零的"独行者",甚至没有"生存的意义"。亦有很多老师在每次朗读前,忽视让学生明确要求和任务,即没有目标指向,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学生不投入而导致"小和尚念经"的现象。教师不关注学生听读习惯、朗读习惯的培养,课堂游离在听说读写和语言运用之外。 3、教分析文本、字词讲解过多,致学生"没时间读"。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然而课堂上,很多教师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听不懂,因而冗长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无止境的提问代替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朗读教学,却成了教师"替学生学","替学生说",最后"替"得很累,而学生却因为没时间读,对文中的佳词妙句、情感无法亲自品味和感受。朗读教学也是。低年级的课堂,教师不侧重正确流利地朗读,却大讲特讲主题思想与深刻含义,通过提问的方式一句一句地分析课文内容,"提问"成了疏通课文情节的"拐杖",而事实是所提出的问题大多琐碎重复且缺少深度,因此,上课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讲"。最后,课文学完了,学生却连课文都没能读正确、流利,记住的课文内容、中心思想等,全都是教师灌输的,整节课处在"疑似学会"的状态,导致学生没机会读,没机会说,没机会自己感受。 二、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1、改变定位,减少师生距离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态度是决定着自己是否愿学、能否学好与能力高低的最重要判定准则,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因为思维过于主观、武断,所以通常会以自己的思考模式为主,认为严格的指导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努力,更加上进。殊不知,在学生的观念里,教师严肃、训斥的态度往往代表着对其学习能力与天分的否认,甚至是对其个人的不认可,结果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在朗读教育上同样如此,学生需要更加亲近、更加温和的指导方式。 2、加强朗读前引导,吸引学生注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取决于教师的带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应利用灵活的引导,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带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理解,加深学生对角色情感与文章主旨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更愿意表达和展示自己,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朗读环节中。 3、利用灵活的指导方式,提升学生朗读技巧。小学生的分析总结与自主学习能力都还不完善,所以也无法在无人指导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去找到学习方式,朗读方面也一样。许多学生对于朗读节奏快慢与情绪高低的掌控还并不熟练,对文章的主旨也不能完全准确地掌握,极易出现快速无感情朗读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像教导幼儿学步一样,利用灵活易理解的方式来进行实时的指导。例如,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中,学生如果出现了机械式阅读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情绪上的指导,提问学生:假如你某天在海边散步时,在一些水洼里发现了被困的小鱼,然而它们回不了大海,水被沙子吸干之后,它们就会因为没有水源而干死。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将思考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这时学生自然就会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朗读过程中。这样的指导方式要比严肃、训斥的指导方式更加有效。 4、注重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爱玩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游戏与学习是相去甚远而且会相互产生影响的,但其实是完全相反的,学生以更加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效率会比单纯、枯燥的黑板教育方式高出很多,所以在这方面,也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找出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与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林.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谈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5,06:65. [2] 康亚娟.从学习的视角分析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J].科技创新导刊,2014,12:133. [3] 徐瑰瑰.从学习的视角看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4,03:3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