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资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针对国内劳务输出成本越来越高的现状,外籍员工的聘用管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外籍员工用工现状调查 通过与中国中铁范围内多个兄弟单位的交流,同时对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巴基斯坦和赞比亚两个国家项目的走访和调查,对坦桑尼亚、委瑞内拉、哈萨克斯坦、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南非等国家的用工政策及中外劳工工效进行了对比统计。 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力使用方面,各个国家都对本地劳工的使用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方面要引进技术、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要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外籍员工必须使用,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配额比例来聘用。外籍员工在聘用方面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所在国家劳动力市场价格相对较低;二是外籍员工的劳动技能、工作效率普遍不高。既然必须聘用,就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外籍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真正建成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跨国建筑公司。 外籍员工工效不高的原因分析 针对外籍员工工效不高的现状,通过对社会环境、员工素质、组织管理等因素的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有: 在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因素 文化差异。外籍员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认识不足,对中国人的一些做法不认同。比如中国人在国外都想赚钱寄回家,对延长工作时间比较认可,但外籍员工就不习惯,认可每周40小时工作制,每周领一次现金工资。拿到工资后,就疯狂地消费,等把钱花完了,才再来上班挣钱。 缺乏成熟的劳务市场。基础建设落后的国家,大多数都没有成熟的劳务市场和劳务企业,个体劳动力提供量很大,但缺乏专业性和指向性。工程项目很多时候无法进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单个招聘,然后培训,再安排中方的领工员带领着参与施工。 宗教信仰的差异。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差异较大,有些宗教习惯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作业。在穆斯林的一个月斋月时间里,白天不能吃饭,连水都不能喝,天黑了才能喝水吃东西,影响了施工效率。 在员工素质方面,主要存在四个因素 不遵守劳动纪律。大多数外籍员工都没有在外企或者正规企业工作的经历,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没有时间观念。工作时经常性地偷懒,找阴凉地方睡觉,类似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缺乏综合素质强的领工员。从当地劳动力市场直接招聘的员工,需要合格的领工员带领施工。但当地有经验、有技术、懂管理的领工员,是很难招聘到的,那么就需要中国领工员来担当这一角色。可中方领工员带领中国员工还可以,带领外籍员工,还是非常吃力的,经常是急得满头大汗,而他们一脸茫然,无所适从。 个人工作技能低下。外籍员工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培训,只能从事最基本的简单劳动。从国内带过去的工机具基本没见过,安全操作意识不强,不会保护自己,经常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却全然不知。铁锹、洋镐的使用,需要手把手地教着使用才行,电锤、空压机、电焊机,则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取证,才能慢慢地适应。 语言沟通障碍。语言的障碍比想象中还要复杂,赞比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民族(部族)就有73个之多,每个民族还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可想而知,和这些劳动者沟通难度有多大。 在组织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四个因素 施工安排不合理。在聘用外籍員工施工的时候,很多中方管理者还是按照国内的思维和办法,简单地进行班组分工,程序性地进行培训,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艺工法交底,然后进行完工后的各项工序验收。外籍员工班组不能理解管理意图,即便是理解了,也无法做出来,看似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却无法顺利实施。 薪酬制度不完善。由于对国外环境的不熟悉,外籍员工一起干活,一起领工资,一部分人就钻了空子。由于工程施工不能像工厂化一样计件作业,没有激励性强的薪酬办法,全靠自觉干活,全靠领工员整天喊破嗓子,不能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训交底不到位。对外籍员工培训过于简单,达不到能够独立作业或者协同作业的要求,没有设置长期的培训机构和配备专业的培训老师,全面系统分工序、分时间段地进行持续培训。各种交底工作看似都做了,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外籍员工的能量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效率低下。 四是安全投入不足。不厌其烦地安全培训,都需要更大的投入。安全投入的不足,外籍员工的安全意识尚未牢固地建立起来,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都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 提高外籍员工工作效率的方法 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摸索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外籍员工管理中提炼了一些办法,在巴基斯坦和赞比亚项目中得到了很好应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外籍员工的工作效率。 转换思维观念,快速融入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各自形成固有的观念是中外员工相互融合的最大障碍。既然到了不同的国家,就要"入乡随俗",学习、适应、习惯不同文化氛围下的工作和生活,更要懂得尊重。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理念,用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灌输和影响,从而逐步让文明相互融合,融合到一个项目和企业中,最终让每一名外籍员工都认可企业文化,成为合格人才。 改变职工组织模式,最为恰当和有效的做法,就是大量招聘外籍员工进行培养,由中方领工员、班组长带领干活,逐步从外籍员工中选拔优秀的小组长、班长,甚至领工员、管理职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更新思维观念,及时学习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条文,明确不同国家的用人制度、工会组织职能,都开展哪些工作。 充分尊重外籍员工的宗教习惯,友好协商工作事宜,采取双方都能接受的工作方式。比如,每天五次的穆斯林祷告,就不一定按时按点去祷告,可以选择下班以后再去祷告,驾驶员可以选择到了服务区再进行祷告。斋月期间,可以让外籍员工休假,把一年的假期都集中休息,从而减少宗教习惯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国情差异,我们不得不面对治安环境的现实。针对偷盗、抢劫等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制定预案,做好有效预防。做好营地、路途、工地的安全,除了让所有员工做好安全防护演练、自救以外,还要配备或者聘用足够的安保力量,从而能够让员工们安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外籍员工素质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外籍员工学习,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培养他们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严格进行奖惩,对遵守纪律的公开奖励,对违反纪律的公开处罚,经常违反纪律的解除合同,树立良好的工作风气。通过集中的培训、个别的挑选、长期的专项培养、大浪淘沙式的过滤、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从而逐步培养企业需要的优秀外籍人才。 每个国家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以"连说带比划"的肢体语言来完成简单的操作工作,把一个简单的工作先做熟练,然后逐步深入地学习更复杂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中方员工和外籍员工同样需要学习,同步深入学习语言,相互学习和交流。两三年时间过后,中外员工在语言沟通方面都会有很多进步,工作效率自然也会不断提高。 加强组织管理,挖掘提高工效潜力 给外籍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必要时可专门设置穆斯林祷告的场所,让他们有地方开展宗教活动。把外籍员工分成班组,每个班组让中国领工员带领,施工任务逐步递增,关注施工过程,查看工序效果,减少返工数量,再调整施工安排,让管理更加贴近实际,让管理出效率。 完善外籍员工的薪酬管理制度,教育外籍员工牢固树立"多劳多得"的思想观念,技能高低的评定要跟得上。鼓励外籍员工多赚钱,愿意加班,愿意付出,让他们知道付出越多回报越多,逐步培育出"我要干活""我要赚钱"的思想意识。 走向海外,和世界相融,不同的肤色和语言,共同的工作和梦想。让我们和外籍员工携手并肩,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为了地球村的美丽未来而共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