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压力效率与生死的思考


  压力似乎无处不在,逃避还是面对?笔者从压力引申开来,阐释了压力、效率与生死的关系,面对压力,我们应该与压力和解。
  压力,人类的老朋友,似乎无论怎么看,它都无愧于"最佳损友":
  郁郁寡欢,压力大;
  失眠厌食,压力大;
  记忆变差,压力大;
  "懂事崩"、加班猝死,压力大;
  发胖是压力大,消瘦也是压力大;
  ……
  总之,一切都是压力。
  生理病学研究表明:大量慢性病都与压力有关,比如心脏病糖尿病、认知能力降低等等。这些机构建议我们"学会放下",恢复健康。
  这类建议有用么?
  并没有。
  因为,造成压力的多数是「客观」事件。就好比,灾荒期,找粮食压力大。上述建议翻译过来就是,"放下找食物的执着吧,待家里(等死)轻松多了"。
  很多人以为,战争年代或经济下行期,人们才压力大;或认为,穷人压力大,富人没啥压力。
  这是误解,压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全民性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钱人操心财富贬值的压力与穷人焦虑赚钱少的压力如出一辙(考虑"损失厌恶效应",富人压力甚至大于穷人)。
  又比如,有些人认为,经济上行期压力小。这也不对,那会人们又担忧错漏了某个发财机会,财富增速落伍于时代。
  总之,就像婚礼誓词说的那样,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大家都压力感爆棚,全民活在压力下。
  按上述研究,压力与认知能力下降呈高度相关性,那当今人类智能应该急剧下降,路上应到处蹦跶着智障青年才是。但这似乎与现实不符。
  那是这些科研机构错了么?
  也不是。他们只是把「压力事件」与「压力反应」混为一谈了
  (创建"压力"一词的加拿大医生谢耶后来也承认压力的定义过于模棱两可)。
  他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那些被「压力事件」击垮的人,因此,研究结论也仅适用于被击垮的群体。但把这些负面效果都甩锅给「压力」,就有点不厚道了。
  我们压力感爆棚,想真正与「压力」达成和解,问题的关键不是"彻底消除压力源"或"消极避世",这不现实,是没长大的孩子才会干的勾当。
  那我们该怎么办?
  很简单,如果你想跟自己达成和解,唯一要做的就是坦诚。
  我们与压力的关系也一样,你想从"让人窒息的压力"中解脱,要做的也不是"降压",而是,看清压力的本质。
  一、压力到底是"折寿"还是"赋予生命活力"?
  分子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提出端粒理论研究人体衰老,因成果显著,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端粒理论告诉我们,压力是人类衰老的主因。
  你此刻或许会拍案而起,对!没冤枉好人吧?该死的压力,神仙水都没法让我皮肤重焕活力……
  且慢,凡事别简单定论。端粒理论说,压力是衰老的主因,但可没说压力使人变老。
  就好比,金钱是人的犯罪动机,但不代表金钱使人变坏。
  实际上,金钱(或权利)只是人性的放大镜。我们经常看到"金钱"与"腐败"一起出现,就以为"金钱使人腐败",但我们忽视了那些用钱做好事的人。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就凭着一家之力点燃了文艺复兴。
  同理,压力与金钱一样,它本是一个客观存在,你不能定性它邪恶还是正义。
  就像我们手握资金,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什么。面对压力,你同样有选择的权利。
  我以前剖析过,人类面对压力,有两种反应:进攻或逃跑。如果你采取"受到威胁"的心态面对压力,那的确压力会让你郁郁寡欢、萎靡不振,以至于减寿。
  反之,如果你采取"直面挑战"的心态面对压力,那压力不仅不会使你折寿,反倒还能让你充满活力、青春永驻,延年益寿,这已经得到端粒理论的实验证实。
  造成压力的客观事件我们无法回避,比如宏观经济严峻、工作难找、收入减少、孩子叛逆、不爱学习等等。但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才是真实影响我们身心的产物,这个「产物」取决于你与压力相处的方式。
  实际上,融合物理学跟生物学一起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人喜欢补钙,据说能强身健体、预防骨质疏松。若真有这么神奇,那历史建筑维修时,朝墙面泼几桶石灰水岂不了事?
  结构力学告诉我们,与骨质的钙含量相比,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骨结构的强韧。而提升结构韧性,靠的不仅是泼石灰水,而是负荷,定期施加压力,即我们通常说的运动。
  反过来,无论多么坚固的建筑,施加的压力越多,只会加速它寿命的衰减,并不会起到丝毫的"越挫越强"的效果。同样是压力,对有机物、无机物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我们不难洞察一个结论:"死物"(无机物)在压力下,只会加速消亡;"活物"(有机物)与压力的关系却颇为微妙。
  图:有机物在适度压力下寿命更长
  联系端粒理论,人类面对「压力事件」的心态,决定了压力使人"折寿"还是"延寿"
  两者结合,就能得出"生命"的本质属性(之一):生命不仅不厌恶压力,它甚至以压力作为"养料":逃避压力,就是选择让生命退回"惰化状态",更倾向于"死物"(无机物);直面压力,你对生命的每次不妥协,都在增强生命的内在力量。
  简而言之,压力就是个双刃剑,你用不好,会让你思考力变差、情绪不稳定、甚至一夜衰老。你用得好,它能让你目标清晰、提升专注力,甚至延年益寿。
  社会也许在意成败,但生命并不在意。
  生命在意什么?
  别听别人的,你应该自己去找这个答案。那么,你或许会问,谁说生命一定要有压力才能进展?我没有压力、轻轻松松不是能轻装上阵,更好的实现梦想么?
  很遗憾,这个想法不成立。
  二、压力提供实时决策信息
  工作的人都体悟过一个反直觉的感触:适度忙碌的工作并不会让你不开心,无所事事的工作却让人倍感度日如年。
  为什么呢?
  理由很残酷,进化不允许人闲着。
  大脑作为人类的"第一耗能大户",它可不能允许自己在那里"空耗",进化规律早已剔除掉这些低效能物种。但是,一个人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空耗?
  很简单,每当大脑空耗时,就为你量身定制一种称为"无聊"的感觉,就像电梯里的闷屁,折磨着你,直到你do something 为止。
  人们并不憎恶工作,人们甚至也不讨厌重复劳务,人们只是讨厌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作家史蒂芬·金曾说:
  "对我而言,不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工作。写作,就像在游乐场。"
  简而言之,大脑总是需要找点儿事干才会开心。
  但是,我们可不见得什么事都必须干,浴室窗户里爬进一条蛇,我们当然得马上干一件事——逃;但浴室窗户洒落一片月色,总没必要跑吧。
  那么,大脑究竟通过「什么」作为甄选轻重缓急的筛子?
  没错,正是「压力反馈」。
  所以,你想要彻底的放松,将"压力"剔除出局,那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智人几百万年磨出的利刃,专业点的说法叫——关键决策信息传感器。
  这个传感器负责监控哪些信息?
  大体上,监控以下三类(压力源):
  生命或生存威胁,比如,超速行驶的汽车正逼近你;公司裁员,失业或长期无法就业;
  自尊或人格威胁,比如,专业能力受质疑,被圈子排斥,被异性嫌弃,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
  「意义」缺席,比如,找不到目标,迷茫,以及"无聊"等等。
  对多数人而言,上述急迫度逐个递减,但也有例外,比如,哲学家可能更在意"意义缺席"。
  乍一看,这些(压力源)都不是什么"好事"吧?但是,一旦剔除这些压力源,试想下,我们的生命会怎样?你会放飞自我,探索生命的意义,高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得了吧,我们只会什么也做不了。想想目前你正在做,或即将要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哪件背后的驱动力不是压力?
  你下班后买菜做饭,是为了应对"生命威胁"的压力;
  你学习英语,提升就业竞争力,这是"生存威胁"的压力;
  你加班加点,提升业务能力,这是"自尊威胁"的压力;
  你受本文吸引,是想要更清楚某些认知,这是"意义缺席"的压力;
  ……
  尽管每个人对不同类型的压力敏感度不同,但大体上,压力是个相当优秀的传感器。它7*24小时为你提供周边环境的一举一动,为大脑司令部提供关键决策信息,让我们迅速调动注意力资源,集中精力办大事。
  毫不夸张地说,压力"逼迫"着我们不断正视环境的挑战,push我们高效能运转聪明的大脑,思考不同的选项,并在其中做决策。
  压力为狂野而不受限制的思维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即压力间接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战略方向。
  这就是压力推动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如果你认为「压力」就像某些只会"定方向"却从不干实事的领导,那绝对是对它的极大误解。事实上,压力是个身先士卒的称职领导,它不仅指导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它还能大幅度提升一线员工的战斗力——提升大脑的效能。
  不信,我们再从微观(大脑神经运作)角度看看,压力怎么"帮助"我们。
  三、压力赋予思维以能力
  著名记者马克思·黑斯廷斯曾戏言:
  "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
  嘲讽归嘲讽,背后却蕴含着大脑运作原理的深刻洞察。
  我们大都体验过下述各种"高效能"状态:
  大学整个学期无所事事,期末考前半个月复习完了所有课程;
  玩游戏血量低于10%后,游戏的失误率特别低;
  一个小时的会议,前45分钟都是"茶话会",剩下15分钟时进入正题竟也能顺利完会;
  项目截止前最后一周,工作效能是之前的几倍;
  ……
  行为经济学有个术语叫"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来解释这类现象:当时间有限时(处于压力状态),大脑会无意识间将潜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换句话说,压力使人专注,专注令人高效——人类思维似乎处处体现着经济学原则。
  当然,行为经济学只是对现象做了总结,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大脑在压力下会进入"高效能态"。
  本着"一知半解不如一窍不通"的原则,我们最好弄清楚,适度压力提升人类思维状态的原理,我们从大脑意识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微观角度看下:
  我在专题"年纪越大时间越快"中谈过,人类主观时间受生理激素的综合影响:压力下,我们心率脉搏加速,引起大脑的"神经主时钟"变快,若平时大脑意识刷新率是40赫兹,适度压力下,可能提升到60赫兹。
  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大脑前额叶皮质"激活"的"信息量"提升了1.5倍;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工作记忆"额外收纳了更多信息块。
  图:大脑适度紧张状态EEG波形:意识频率大幅度提升
  大脑神经元运作是复杂非线性模型,我们无法评估具体提升了多少倍。为方便理解,我们姑且假设提升了1.5倍吧(实际上我认为远不止这个数)。
  我们不要小看这1.5倍,学过排列组合就知道:正常情况,工作记忆储存4个元素,能产生:4*3*2,即24个"想法";压力下,单位时间元素量提升6个,则6个元素能产生:6*5*4*3*2,高达720个"想法"。
  当然,我们知道工作记忆或许容纳不了完整的720个"想法",但这解释了在压力下,我们大脑具有急剧提升思考力的潜力。经常从事脑力活的人都体验过某些"灵感源源不断的感觉",这就是大脑潜力被激活的状态(上述只是一种简化描述,大脑神经脉冲、意识思维的实际运作机制复杂得多)。
  简而言之,适度的压力能让大脑产生类似电脑"内存、CPU双双扩容"的效果,不仅"运算更快",而且"创意更多",洞察力急剧提升。
  这完全契合我们的生活体验:适度压力,我们的思维活性更强、灵感更多、效能更高,就连体育运动员、演说家、考试的学生也是在适度压力下表现的更为出色(兴奋剂起作用的效果类同)。
  的确,过度压力会带来"短视(狭隘)效应,你长期以"逃避"的心态对待压力也会引发慢性疾病。但这只是因为你仅看到了压力邪恶的一面,你默认我们面对「压力事件」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无论是从宏观(行为经济学)还是微观(认知神经科学)角度,上述分析已呈现了压力带来的正向作用。
  能否驾驭压力转为正向,正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回应,一切都在一念之间。
  如果你仍有点迷茫,我们不妨把思考再往前推进一步。我们谈一个人人忌恨的话题:死亡。
  四、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就像我们对待压力的态度一样,人人忌恨死亡。但
  要我来说,其实人类要感谢"死亡"的存在。
  在你破口大骂前,我们不妨先看下死亡的对立面——永生。假设我们是永生物种,假定物质资源无止境,再慷慨点,赠你一个"永葆青春"。无限时间,没有压力,你可以义无反顾的去追寻你的梦想,爱你所爱,恨你所恨。
  这会是天堂么?
  得了吧,坦诚点,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会无所事事,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理由很简单,我们之所以会把屁股从沙发上腾开,可不是因为"I have a dream",梦想只会把你的屁股封印在沙发上——毕竟,梦只需"做"就行了,不用动。
  事实上,理想、梦想、追求都是压力的变体。在永生状态下,压力也随着消逝了。
  哲学家桑塔亚纳曾言:
  "对永生来说,出生便是一个不详的兆头。"
  异曲同工。我们之所以行动起来,是因为生命不仅需要维持,它还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大步向前的发展。
  为什么需要发展?
  物理学给到解释,对抗惰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但永恒的生命消灭了这个"一辈子的敌人",没有抵抗熵增的压力,人类将受到永恒的惰性奴役。这个,我称之为"永生悖论"。
  简而言之,如果人类永生,人类社会只会演化成一种画面:既无爱,也无恨,世间万事如死水,停滞不动直发臭。
  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正能量",比如,梦想、理想、追求、拒绝平庸、拒绝碌碌无为、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一切都是"压力"的"变体",它们直接唤醒人性中主动迎接挑战的一面,将之视作"默认信念",激活生命活力。
  所以,这听上去很反直觉。尽管人人都憎恨死亡、惧怕死亡,但真相是——正是死亡赋予生命以价值,或者说,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压力,是被一辈子的时光稀释了的死亡。死亡无法回避,压力亦然。
  我们既能与死亡和解,我们也应该与压力和解。
  最后,简单谈下,一旦我们尝试着新的眼光来看待压力,又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
  五、不是消除,而是共存
  当然,明白了压力的实质,我们不仅没必要厌恶压力,从功利角度讲,我们甚至还能主动利用"压力带来的兴奋剂效果"。
  比如,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意义",以此"仿真"真实压力的效果。譬如,理想(或梦想),就是一些"有追求的人"本能的将压力转化为内驱力;又比如,当你需要"坚持某事"(比如跑步、学英语),可以设想一个"假想敌",也是一种将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技巧。
  本专题,我想谈下"生命态度"——你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战略的推进模式。
  现代文明使我们养成了按部就班、万事俱备、万无一失然后才行动的思维倾向。
  比如,前两天,有位学员问我,"是否应该先成就事业再找对象?";又比如,也有一些女生坚持要找个有房有车的对象才嫁。
  这两类想法,本质一样,都是只想参加一个100%赢率的赌博。这既不符合现实,更不符合人性。
  人性的实质是什么?
  它唯有以「真实压力」作为养料才能发展。尤其是,你想达成的愿景越高,你越要学着将压力作为盟友而非敌人。
  举个小例子:我创作的专题,大家是否觉得,我每篇专题都是先充分调研选题、确保有"市场",列好提纲,确保逻辑自洽、观点全部打通之后,再动笔撰写?
  若真这么干,你们现在就不会看到本文了。
  事实上,我既不会去想,"我一篇专题写个两三周,如果不火就亏大了";也不会想,"时间成本这么大,要是中途写不出就亏大了"……
  我没想那么多,如果某个想法突然闯入脑海,这个想法恰好又对读者有用(不是迎合,而是真正有价值),让我产生"非写不可"的感觉。这时,我就动笔了。
  对,在完全没谱的状态先动笔、再综合分析、搜集研究、融会整合、再雕琢修改……每篇专题都是这样诞生,无一例外。
  这种策略当然要承担巨大的时间损失风险,有将近一半的专题,我写到一半才意识到最初的观点错了,于是抛弃;又或者某些想法过于超前不接地气,也被我抛弃。
  尽管如此,我仍拒绝稳扎稳打的写作。这种"预先知道结果"的写作既无难度又无趣,缺乏「真实压力」,自然没法调动我的潜能。
  我需要这类压力——起草专题就像闭关的学员——我必须将之完成——这种使命感(压力的变种)激活了我的思维,让我有机会自我突破。
  如果没有这种压力,我多半在严肃写作这件事上始终一事无成。
  「人生大事」的道理一样,如果你老是想着彻底杜绝压力再行动,那恐怕做什么都为时已晚。买房买车,有了积蓄再结婚生子?拜托,到那时说不定生育期都过了。
  荣格精神分析学说的"阴影人格"也特别类似"压力"。
  如果你急于排斥你的阴影人格,把它投射出去,会造成心理疾病;反之,一旦你试着接纳自身的阴影,它就能转化成狂野的创造力,为你所用。
  你如何看待压力,如何与压力共处,就是你践行人生的哲学理念。
  后记
  我明白,正在看本文的你,或许正被压力事件闷得透不过气,恨不得让该死的压力通通滚蛋。
  但我们仍需明白一点:压力无法消除,它就像我们的器官,就好比牙齿,你牙疼的时候巴不得把它拔掉,但我们享受美食却又离不开它。
  可见,彻底拒绝压力本身是个伪命题。
  我们唯一该做的,是与压力和解,选择与真实压力共处,不断迎接真实的、不确定性世界的随机挑战。这样的人生,不是照着剧本演戏的木偶;这样的人生,是在创造。
  诚如:压力赋予思维以能力,死亡赋予时间以意义。
网站目录投稿:涵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