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玉兔"探月、"蛟龙"下海等壮举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硬发展、软实力;中国品牌远布大洋彼岸,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一些曾经被世人遗忘的中华国粹,重新被消费者认可,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在中国,品牌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有力的减震器,这不能不说是件鼓舞人心的事。 民族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品牌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品牌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本土企业曾经创造出许多风靡全国的优秀品牌,一些"老字号"至今听起来仍让人倍感亲切,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品牌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即使少数"幸存"下来的民族品牌,也远不复当年之勇。我国一些民族品牌为何接二连三地消失?原因虽多,但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是受国外品牌的挤压;二是国内许多企业没有很强的品牌意识,不会塑造、创新一个强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民族品牌。当前,国内企业多集中于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缺少品牌意识,缺乏自主创新。在这种缺乏知名品牌的情况下,难免会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出现。 而今,品牌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的无形力量。一个企业拥有品牌,既表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而一个国家是否拥有或拥有多少品牌,既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趋势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水准上的竞争,拥有世界品牌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金钥匙。中国企业只有苦练内功,创造出强有力的品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我国目前还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经济亟待世界级品牌支撑,因此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可喜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企业重视品牌的积极性逐年提高。从粗制滥造、仿冒别人品牌到敢于打自己的品牌,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已经觉醒。当年的"山寨企业"如今要以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这正是中国企业能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中国产业涅槃。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要看到,当前的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相比,差距显而易见,中国的品牌发展和建设都很薄弱。时下,中央企业以及一些地方国企大多以集团企业的形式存在,其品牌建设目前还面临着子强母弱、单兵作战、资源未能形成有效整合的种种困境。中国企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品牌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中央企业品牌建设水平,推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国务院国资委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希望中央企业能够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快推进集团品牌建设工作,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势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因此,快速提高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及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化竞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谋划中国企业品牌发展。 价值在危机中沉淀,市场向最有价值品牌集中是必然趋势。民族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更是民族的。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企业更加坚定了创建自主品牌的信念。我们有做品牌的历史、做品牌的文化、做品牌的人才,只是缺少做品牌的制度。中国品牌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加大整合力度。近年来,国家推出过一系列全球推展广告,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这一品牌宣传举措,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远远不够,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应该而且必须与国家形象保持一致。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打民族牌,走品牌路,才能在国际品牌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国企业要在继续保持加工优势特色的情况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意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创新中国"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品牌的扶持力度,真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用创新的"中国元素"提升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不仅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而且是能提供高质量产品、为提升中国品牌形象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国企业打造品牌更是有希望的。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能树立越来越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