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如何识别?玉米纹枯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玉米纹枯病用什么药防治?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玉米纹枯病症状及危害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普遍发生,特别是南方潮湿阴雨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严重。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危害茎秆和叶片。最初多由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病斑初呈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后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扩大后常多个病斑汇合成云纹状大斑,包围整个叶鞘,致叶鞘F·B,叶片枯死。 受害玉米果穗苞叶上也产生云纹状大斑,其内籽粒和穗轴腐烂。被害茎秆上的叶片呈褐色,不规则形,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最后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菌核。成熟的菌核极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 二、玉米纹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玉米纹枯病的病原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和以菌丝、菌核在病残株上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或以病株上存活的菌丝接触寄主茎基部表面引起发病。发病后,菌丝又从病斑处伸出,很快向上和左右邻株蔓延,形成第二次和多次病斑。形成病斑后,病菌气生菌丝伸长,向上部叶鞘发展,病菌常透过叶鞘而为害茎秆,形成下陷的黑色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也可长出担孢子,担孢子可借风力传播侵染。 玉米纹枯病菌丝生长温度为10~38℃,最适温度为26~32℃。菌丝只有在相对湿度85%以上时,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12~15℃时开始形成,在30~32℃时形成最多,超过40℃很难形成。菌核在26~32℃,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10~12小时就可萌发产生菌丝。日光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但刺激菌核的形成。 一般生育期长的中晚熟玉米品种发生时间长,病情较重。温度在20~30℃,雨日多、雨量大、湿度高,病情发展快。 如玉米连作、播种过密、施氮过多,发病重。玉米单作比间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三、玉米纹枯病防治方法 1、玉米纹枯病多为土传病害,防治时应采取以清除病原,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田间湿度,剥掉基部发病叶鞘,涂石灰水等为基础。 2、玉米种植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 2%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 25%的33%的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 3、玉米地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并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4、玉米防治纹枯病造成的穗腐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抽雄期。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采用喷洒药剂防治。药剂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原标题:玉米纹枯病怎么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