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绕家过冬节


  过冬节又叫"冬节"、"绕家年",是绕家最隆重的年节。
  绕家语叫"侬育显"。绕家的冬节时间是每年农历11月(冬月)的第一个寅日。
  绕家过年为什么是在每年冬月的寅日呢?这是因为:
  绕家是一个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耕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认为从农历的三月到十月,是农事活动最繁忙的时间。而且农历十一月(冬月)到第二年农历二月的农事活动较少,所以绕家过冬节是在秋收之后,农事活动相对不多的冬月。这是绕家年节的一个特点。绕家人说:"兴过冬节的是绕家,不兴过冬节的不是绕家。"
  绕家以秋收之后的冬月过年,这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我国古代早有"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概念,西汉许慎的《论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而《尔雅义》中也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因而"年"与"岁"有时同义。所以《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人们在一年劳作之后五谷丰登了,庆祝丰收,举行祭祀活动,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企求岁岁人寿年丰。这就是最早的"过年"。然后逐步形成为传统的习俗,成为各族人民普遍重视的"年节"。
  由于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所处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所使用的历法等的不同,所以各民族过年的时间也不一样。例如在明、清时期,布依族曾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苗族至今仍以农历九、十月间水稻成熟时过"吃新节",苗语叫"奴架化",也叫苗年。水族的年节叫端节,也叫瓜节,以农历的九月为岁首。
  可见绕家人以农历冬月过"冬年"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为什么绕家人要在农历冬月的第一个寅日过冬年呢?
  这是因为绕家人特别祟拜虎。因为十二地支中"寅"即"虎"。所以绕家把过冬年定在冬月的第一个寅日。据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绕家有一个阿公不但勤劳、聪明,而且力大过虎,坏人强盗、虎狼都不敢来欺负绕家人了。阿公去世后,人们立石为神、建屋为庙,叫做"老虎庙",希望阿公保护绕家人。所以绕家人叫老虎为"yo",即阿公的意思。把阿公当成"虎"来崇拜。所以,有的小孩顽皮、不听话,大人就喊"虎来了!"
  绕家过冬节最主要、最隆重的活动就是祭祖。因为绕家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的意识。祭祖活动是在楼上(也有的在屋前)正屋神完下举行。在楼板上铺两块木板,在木板上摆十二个酒碗、十二双芭茅杆做的筷子、十二张菜叶,斟上甜酒、盛上素煮的鱼、摆上糯米松把等祭供。这种祭祀方法据说是因为绕家的祖先在不断迁涉、逃难时躲人深山溪谷,由于没有碗、筷,就用菜叶当碗,芭茅杆作筷,没有粮食吃就下溪河捕鱼吃。所以绕家祭祖是摆在地上举行的,而且鱼是必备的祭品。同时产生了非常奇寺的习俗,就是在祭祖后的寅日中午要吃素,但祭祖又不忌鱼,要用"素鱼"作为供品。所谓"素鱼"就是用酸汤煮的鱼。不但不能用猪油煎煮,甚至在煮素鱼前要把锅洗干净,不能沾猪擂,也不能炒、煮猪肉。
  各家祭祖时都要请本家族的"保卦公"来主祭。所以民国《贵州通志》上说:"以十一月为岁首,祀祖先,必请家长主祭祝赞。"《都匀县志稿》载:绕家"每年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必备酒脯、紫鱼祀祖。"
  绕家祭祖用的酒是用当年秋收所收获的糯米酿制的甜酒。
  制成后密封在瓮户,禁止开封、饮用,到了过冬节祭祖时才能开封用来祭祖。
  绕家过冬节时还有一种"隔冬"祭,也叫"隔年"。这是专门为亡故未满三年的考妣举行的祭祀。这是因为这些亲人刚过世不久,在血缘上比较亲近,所以人们特别想念他们。进行"隔冬"祭是在天亮以前单办一桌酒席,请"保卦公"主持祭祀活动。祭品要单独办,不能同祭其他祖宗的祭品混在一起。
  在祭品中除了甜酒外,还有一种"果品"。就是将采来的桃树枝挂在香火旁的板壁上,用核把捏成桃子插在桃枝上,作为供果。"隔冬"祭要举行三年,然后就把亡者同其他祖宗一样看待,就不再举行单独的"隔冬"祭了。
  在过冬节的晚上,各家各户围着火塘,用鲜鱼、腌鱼、腊肉、鸡鸭、豆腐、新鲜菜等丰盛的酒菜款待亲朋好友,大家热热闹闹、高高兴兴举杯畅饮。宴席上酒歌飞扬,互敬互让,亲情融融,好一派节日气氛。
  据老人讲,过去还要杀牛祭寨。
  在冬节晚宴前后,青年人还要举行跳月、踢毽、斗牛、斗鸟等活动,整个寨子欢声笑语。
网站目录投稿:向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