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向天歌/文 一部整整一百回(章)、洋洋洒洒九十多万字的鸿篇巨制《金瓶梅》,犹如艺术地再现北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即公元1111年至1118年)现实社会及世相百态的多幕舞台大戏。 大戏是怎样拉开序幕,戏中人物又是怎样粉墨登场的呢?这又关系到整个大戏的开端、情节发展、高潮及结局,关系到能不能紧紧抓住观众目光,走进观众内心,达到引人入胜、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具体到《金瓶梅》,就是长篇小说的谋篇布局、框架结构,而作家兰陵笑笑生恰恰煞费苦心、匠心独运地为书中人物登台亮相精心奏响了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序曲。 这就是作家以唐代仙长吕岩两首讽刺世人沉迷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而陷进欲望泥潭不能自拔的律诗为开头,入木三分、鞭辟入里地嘲讽了世人被七情六欲所困、冲不出酒色财气牢笼、最终落得一个身败名裂可耻下场的堕落颓废之低迷景象。作家又特别强调"酒色财气"等各种诱惑当中唯有"财色"危害更加难以提防。 对于"财色"危害,先是通过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的比喻和活生生的事例层层剥皮、撕开伪装,无情揭露了"财"字也即金钱对世人的腐蚀与毒害,每当一个人穷愁潦倒、饥寒交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身无分文的时候,即便身怀凌云志气,脑海里想得天花乱坠,也是亲朋远离、看尽白眼、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来!而一个人一旦变得很有钱,那必然是挥金如土、奢侈浪费,喝酒只要是"琼浆玉液",哪管用过了多少只琉璃琥珀杯盏!这时候趋炎附势的人就会压脊挨肩、挤破脑袋!前后两种人的不同遭遇之所以天壤之别、截然不同,正是因为金钱在暗中作祟,而不管一个人多么财大气粗,最终都逃脱不了"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的结局。 接着作家惊世骇俗、直言不讳地指出,面对美色古今能有几人会像柳下惠那样坐怀不乱,像鲁男子那样闭门不纳,像关云长那样秉烛达旦?往往是三妻四妾,买笑追欢,不在话下。还有那些好色之徒,每每遇见有几分姿色的美女,总要千方百计地讨好巴结,极尽殷勤地弄到手、揽进怀,贪图一时快活,个人颜面、亲戚名分、朋友交情,全然抛在脑后不管不顾。只为一时欢娱不知浪费了多少滥钱,耗费了几遭酒食!而一旦情浓事露,斗狠杀伤,性命不保,妻妾难顾,一切皆成泡影!"真所谓: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 作家站在"看得破"的角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更加深入透彻地对"财色"二字进行了精妙绝伦、令人叹服的细致剖析。如果看得破的话,那堆金积玉的钱财,就跟"棺材勒带不去的瓦砾泥沙"又有什么两样?如果看得破的话,美女们那如同过日黄花般的红粉容颜,就跟"皮囊内装不尽的臭淤粪土"又有何不同?如果看得破的话,那高堂广厦、玉宇琼楼,就跟"坟山上起不得的享堂"又有什么差别呢?如果看得破的话,每当遇到妖姬艳女、献媚红妍,就如同那交锋阵上叱咤风云的将军一般,横眉冷对、嗤之以鼻!如果懂得来时,每当见到美女朱唇皓齿、掩袖回眸的扭捏模样,就跟看到"阎罗殿前鬼判夜叉"的狰狞面目一般,恶心得呕吐!如果看得破的话,红粉女郎那"罗袜一弯、金莲三寸",就跟"砌坟时破土的锹锄"又有什么两样?如果看得破的话,"枕上绸缪,被中恩爱",就跟那"五殿下油锅中生活"又有何异同?作家最后一针见血、入情入理地总结道:"见得人生在世,一件也少不得,到了那结束时,一件也用不着。""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小说以这种绝妙精准的讽刺方式开头,从我国传统文学语言描绘的审美效果上来讲,通过蕴含朴素理趣的诗文、异彩纷呈、栩栩如生的精彩语言以及通俗易懂的话语中饱含着深邃哲理的格言警句等等,一下子深深地抓住了读者们的眼球,调动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情趣。从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实际需要来看,开篇两首古典诗歌、作家对"七情六欲"、"酒色财气"那番切中要害的解剖与阐释,其实是对小说一号男主角西门庆以及他的妻妾们纸醉金迷、荒淫无度、腐朽没落结局的暗讽和抨击,遵循小说文本的叙述规则,采取倒叙笔法,运用讽喻与剖析的独特方式,先把以主要人物为主的若干人等的命运结局提到开头部分,这样既为主角西门庆的出场亮相作了充分铺垫、埋下了厚重伏笔,又为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逐步展开预设了悬念。那么,西门庆和他的妻妾们到底是怎样奢靡淫乱、勾心斗角的?他们每一个人在那种世风日下、萧条肮脏的社会现实里都有一种怎样的不同悲剧结局呢?带着这些问题和疑虑,不得不紧跟着小说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描写去不折不扣地读完整部作品。 据有关专家考证认为,《金瓶梅》创作成书于明代万历初期以前的公元1573年至1591年之间,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程,而小说所反映的却是北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即公元1111年至1118年)的社会现实,距离现在也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把这部全景式反映900多年以前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作为一面观照现实人生的镜子,作家在书中对"七情六欲"、"酒色财气"所作的无情揭露与辛辣讽刺,在历经440多年时光长河的冲刷与淘洗之后依然历久弥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当今社会那些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走进富裕阶层、过上富豪生活的所谓商贾、官僚富翁们,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鉴、警示与劝谏意义和作用。 把小说《金瓶梅》第一回中作家所揭示的"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的种种表现与危害,对世人都有哪些警示性的启示与教益呢? 首先就是凡事都应该持之有度,这里的"度"就是尺度、底线。凡人都有欲望,符合道德规范的欲望,往往能够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和进取之心。假如为了个人私欲膨胀,为所欲为,必然物极必反。古人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谚云:花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所有这些古训,都应该牢记在心,警钟长鸣。 其次,面对"酒色财气"的种种诱惑,既要看得破,又要忍得住,要有高度的自律意识。正如诗中所写:"三杯花作合。两盏色媒人。到后来情浓事露,甚而斗狠杀伤,性命不保,妻孥难顾,事业成灰。就如那石季伦泼天豪富,为绿珠命丧囹圄;楚霸王气概拔山,因虞姬头悬垓下。真所谓: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多么生动犀利的反面教材啊!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要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基础弱,底子薄,灾害多。特别是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等等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边远贫困山区群众仍然没有摆脱贫困。我们凭什么去盲目乐观地贪图享乐、超前消费、夸富比阔、互相攀比呢?又有什么理由去无缘无故地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呢? 《金瓶梅》开篇用较大篇幅、动用很多笔墨对 "七情六欲"、"酒色财气"的巨大危害所作的深刻讽喻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镜子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警示人们,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戒奢以俭、俭以养德、居安思危,从老一辈革命家手中接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一代一代、永不懈怠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