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内科赵医生。 我们中国人,讲究一个"和"字。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 这样的思想,其实也深深烙印在祖国传统医学里面。 我告诉你,祖国的传统医学,最重视"和"字。其中,肝脾调和,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 什么叫做肝脾调和?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干啥的呢?是早年开婚庆公司的。他这人长得漂亮,能说会道,所以在开公司的同时,还兼职做主持人。 但是,在做了婚礼主持人之后,他发现自己有个毛病,就是开始上场之前,总是紧张。一紧张,就想上厕所大便。 有那么几次,就因为这个事儿,婚礼时间被推迟了很久。 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发现,自己在生活中,于心情不快、劳累紧张,或者在长时间想问题的时候,肚子疼,要如厕。如厕之后,就都好了。但下一回,还容易犯。 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不得已,来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舌淡苔薄白,脉象弦细,自述偶尔乏力,二便通畅,食欲尚可。 医师想了想,给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白术、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山药10克,扁豆、茯苓各15克,莲子肉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结果,用上之后,效果斐然。他再做主持工作,从来没有事前紧张而如厕过。 这张医案,是我的一个好友的真实案例。而这张配伍,则是他在研读当代中医临床家董师的著作时,收集到的。 董师,上海人,生于1918年,本世纪初逝世。董师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学家。 而上面那个配伍,也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抑肝扶脾止泻汤。这是后来人们在集中挖掘、整理董师经验的时候,提炼出来的代表方药之一。 它能干啥呢?就是调和肝脾。 说白了,就是让肝和脾"和睦"起来,是给它们劝架的! 你看看上面这个人,紧张的时候、劳累的时候、忧虑的时候,甚至过度思考的时候,都要如厕。说明什么?他在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时候,脾虚泄泻。就是说,在上述时候,他的肝气不调,横逆克犯脾土,脾虚运化失常,于是就腹泻便溏。 这就好比说,肝是老大,脾是老二。老大脾气不好,老二看着就不满,于是俩人打起来。但是,脾又太弱,老二打不过老大,于是便溏。 怎么办啊?想办法,劝劝老大,让他别总发脾气。劝劝老二,给他补补身子,无需惧怕老大。同时,通过补脾土,又能培补肝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给老大一些好处。这样一来,哥俩不就和睦了吗? 上头这配伍,就起这个作用。其中,白芍柔肝,平抑肝阳。其他的,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莲子肉,可以健脾益气。防风止泻,陈皮行气消胀,令补而不滞。这就是基本意图。说白了,它就是在调和肝脾。 当然,据说,此法也有一些加减变化。譬如脾虚明显,加党参。肝郁气滞明显,加木香、枳壳等等。就医理上来看,它有一点痛泻药方的影子在。 总之,你要记住,肝和脾,得和睦相处。肝脾调和,则气血和、阴阳和,一身都和。 这个配伍,我写在这里,供有需要的朋友借鉴。如果你问,我能不能拿去直接用,我告诉你,最好别这样。你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借鉴应用。我的文章写得再仔细,也不过是对经验的解读,而非对某个人的辨证施治。所以,对于经验,你要做好辨别、取舍。 关键是,你要明白肝和脾之间的关系。这对关系你掌握住,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分享快乐,锁定这里, 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养生科普开始。 我是中医内科赵医生,30年临床经验! 分享正统中医知识,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的话, 可以右上角的红色关注!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