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仪,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一个懂礼仪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有道德修养,人们就愿意和他交往。作为一名礼仪教师,要上好礼仪课,不能采取一般习惯的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出新路子,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实施好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礼仪;原则;举止;教学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宣传礼仪,是礼仪之邦。自从孔子开始,就不断地提倡做人要有"礼",不能随随便便。比如说,儿女每天早晨起床,要到父母床前请安,到了学校要向教师鞠躬。教师走路时,你要站在旁边等教师走过才你走。 这样的礼仪随着时代的前进已经变化了不少,有些礼仪今天看起来还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待别人要诚恳,对别人要尊敬,对待别人要友好。 接下来,我将具体从个人礼仪、举止礼仪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应具有哪些最基本的礼仪。 一、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主要包括:整洁的仪容仪表、得体的服装服饰、优雅的行为举止、动人的言语谈吐。 人与人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心理学中就有一个著名的"三秒钟"效应,而这"三秒钟"效应,60%来自被观察者的仪容、服饰、仪态,40%来自被观察者的声音、说话内容。 1、整洁的仪容仪表。仪容主要是指人的容貌,它由一个人的个人卫生、发型选择、面容修饰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的肌肤等内容构成。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2、得体的服装服饰。服饰是人形体的外延,包括衣、裤、裙、帽、袜、鞋、手套及各类饰物,它们一同起着遮掩御寒,美化人类,塑造自我形象的作用。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衣服只要得体就行,美不是装酷,不是潇洒,在校园里,女生着装朴素大方,不要浓妆艳抹,男生也不要刻意追求搞怪另类,以免给人留下虚浮轻薄之感。 二、举止礼仪 1、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是一种静态的身体造型。优美的站姿,能显示个人的自信,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是优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站如松",刚毅洒脱;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坐姿是静态的,端庄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的美感。入座时要轻稳,走到座位前,右脚撤步贴近椅子,女子入座时,应用手将裙、裤收拢一下再坐,然后收右脚。入座后上体自然挺直,挺胸,双膝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弯曲,双肩平整放松,双臂自然弯曲,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或椅子、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下。头正、嘴角微闭,下颌微收,双目平视,面容平和自然。坐在椅子上,应座满椅子的2/3,脊背轻靠椅背。离座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走姿属动态美,协调稳健、轻松敏捷的步态能给人以美感。不同场合下对走姿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参加喜庆活动,步态应轻盈、欢快、有跳跃感,以反映喜悦的心情。参加吊丧活动,步态要缓慢、沉重、有忧伤感,以反映悲哀的情绪。参观展览、探望病人,环境安谧,不宜出声响,脚步应轻柔。进入办公场所,登门拜访,在室内这种特殊场合,脚步应轻而稳。走入会场、走向话筒、迎向宾客,步伐要稳健大方,充满热情。陪同来宾参观,要照顾来宾行走速度,并善于引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多元化和高校扩招以及各大中专学校学生数量空前剧增,使得大量的相对素质较低的青年学生拥进了中专、技校校园,如何把这些素质较低的学生,由"老鼠屎"教育成"金娃娃",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我觉得在礼仪教学要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结合专业特点,根据适用性、实用性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然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兴趣去形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要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多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学中应多举一些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例子去解释、注释课本内容重点或用课本中恰当的知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并正确处理好。具体做法有: (1)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礼仪教师,我们都应该清楚的知道,礼仪特别强调个人形象的塑造,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去教育学生。教师的自身形象,是对学生最好的直观教育。任课教师除了不断地加强学习礼仪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加强自身的训练,注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修养感染学生。 (2)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上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礼仪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如《礼仪大赛实况》、《商务礼仪规范演示》、《节目主持人自我介绍》等影视片,加以投影适量的礼仪规范的图片,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形象,使学生接受到直观、生动的教育,则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 2、引导学生自我训练,适时组织模拟教学。 (1)概括重点技巧,引导学生自我训练。课堂上对礼仪的重点及运用技巧的学习训练是很重要的,常有学生认为礼仪不就是几个动作和几句文明用语,比踢足球、算数学题容易多了,用不着正规艰苦的训练。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我训练,为学生创造实地训练的机会。 (2)适时组织模拟教学。礼仪训练是礼仪教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占有全部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训练内容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不但要适用于生活、工作的要求,而且动作要简单、自然、高雅、准确,能在日常社交中,商务活动中推广应用,要防止娇柔做作,或是礼仪动作只能台上用。 總之,礼仪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要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礼仪知识渗透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发挥礼仪在职业教育中的桥梁作用,重视礼仪是关键,而如何上好礼仪课也很重要,不能采取一般习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出新路子,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实施好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宝. 浅谈礼仪教学[J]. 教书育人,2004,(0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