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元宵节,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一天要吃汤圆,可以赏月,因为那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而且还会有烟花秀。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竟然不放假呢?这个其实很多朋友都想放假吧?至于为什么要过元宵节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元宵节为什么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是不是法定假日,所以,元宵节不放假! 之所以把它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还体现了国家法定假日劳逸结合原则,节假日要有一定的间隔性,距离太近,影响工作,也让人容易产生工作不适应的感觉。元宵节虽然很重要,但很遗憾的是,它距离春节实在太近了,如果经过春节长长的假期,人们再停顿休息,而且和周末更迭,就造成假日时间浪费,而且不利于人们保持工作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元宵节一直没有被列入法定节假日。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千百年来第一次当家作主的老百姓,积极火热的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忘我的工作状态下,"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元宵节放假自然没戏。 1979年后延长了春节假期,但也只有3天,其余传统节日依旧不放假。 2000年历史性地确定了春节、"五一"、"十一"三大黄金周。遗憾的是,与春节距离过近的元宵节,又被忽略了。 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在一众节日中杀出重围,被确定为新的法定节日,而元宵节只能躲在墙角落寞。 究其原因,并非元宵节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节日距离春节实在太近,频繁放假无疑会影响工作,毕竟不能光娱乐,还要工作和生活嘛。 2、为什么要过元宵节 古人认为正月十五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日子,要对这一天加以祝贺,也是庆贺新年的延续,就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保留至今。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元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在以前夜晚被称为"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 元宵节由来已久,现在一般认为是起源于汉朝。汉代皇帝信奉佛教,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观舍利子祈福的习惯,换地推崇佛教,就命令从宫廷到民间在这一日都点灯。这就逐渐形成了元宵节的雏形。后来汉武帝将祭祀"太一"的活动也定在了这一天,有了祭祀神灵的活动加持,元宵节开始被人们重视。 元宵节作为一个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成长扩展。形成于汉代,在唐代时因为国力强盛,不论京城还是城镇都流行挂灯,满城火树银花是唐朝人最喜欢的繁花盛景。元宵节作为灯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诗人辛弃疾写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在宋朝的元宵节已经发展成最热闹的狂欢节,彩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元宵节作为新年的延续,是过年庆祝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观灯、吃元宵、放烟花、舞狮子……大家庆祝大地回春,也是预先庆祝一年风调雨顺。 3、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纪念汉代正月十五日"周勃安刘"事件。当时,汉高祖刘邦刚死,吕堆夺权,大将周勃杀诸吕,拥立刘恒为帝。汉文帝刘恒得天下之后,指令正月十五日晚上百官出游,与百姓同乐,并定名该日为元宵节。 二是纪念贫家美女紫姑。紫姑聪明美丽,被财主独霸为妻,受尽折磨虐待,正月十五夜含冤而死。后世人打抱不平,便做团子,张灯祭祀她,以此怀念紫姑不屈权势的精神。 我国元宵灯节起源于汉代,唐宋时已较普遍。曾在广西任靖江府知府范成大《灯市行》云:"吴台古今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又有"正月十五日元宵,歌舞百戏,乐声嘈杂十余里"的记载。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京城从初八上灯、十七日下灯为元宵节娱乐活动,主要街头花灯火照迎宵,热闹非凡。尤其是花灯品种繁多,老虎灯、狮子灯、蝴蝶灯、蜻蜓灯、嫦娥奔月灯等广泛流行,受到孩童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