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怎样的人 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 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用吗?他17岁登基为帝,在帝位42年,是三国时期为帝最久的,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里,他作皇帝的时间也是排的上数的。在和平时期做一个皇帝都不容易,更不必说是动荡的三国年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多次夸奖刘禅聪颖智慧,且他在《与杜微书》中也称赞刘禅天资仁敏。诸葛亮自是不必说违心之话,而刘备也不是不会识人之人,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政治家,蜀汉政权就是他们两人一手建立起来的。所以刘禅不会是愚笨之人。 刘备去世之后,虽说刘禅继承了帝位,但是蜀国的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上。君臣相较,国必伤之。刘禅对诸葛亮的处处相让,不和他争辩高低,不是他懦弱,反之说明了他心志的坚忍。 乐不思蜀,是刘禅被后人批判的最主要的原因。蜀国原本就是三国之间最弱的一个国家,蜀国的国力是年年在后退,亡国是迟早的事,所以他向魏国投降。没有一个在金字塔顶峰做过国君的人会愿意去做人家的臣子,但如果他不降,蜀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司马昭设了一场鸿门宴,若他不说乐不思蜀,不做出这样的行为,那些蜀汉旧臣们必会遭到司马昭的截杀。说他愚笨,倒不如说他是大智若愚。 三国刘禅人物介绍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禅以扶不起的阿斗而著称,在这个词的背后充斥着讽刺的意味。刘禅投降于曹魏大军,使得蜀汉灭亡,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他窝囊的地方,因此刘禅在《三国演义》中也留下了很多的骂名。那么,历史上的刘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评价他呢? 刘禅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进行概括,"懦"和"仁"。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仁"的具体表现。 公元221年,刘备自立为王,刘禅被立为太子,任命诸葛亮为他的老师,那年刘备十四岁。诸葛亮在书中也曾评价过刘禅,认为刘禅天资仁敏。但是诸葛亮与刘禅在治国的方面观点有很大的不同,诸葛亮主张法家的政策,主张以法治国。因此,诸葛亮不满意刘禅"仁爱"的性格,在他眼里认为刘禅非常难以治理国家的。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他对刘禅不放心,特别叮嘱刘禅要远离小人,重贤臣,同时还专门派董允来监督刘禅。 刘禅的"懦"体现在很多事情上,但是最主要的是在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上。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让诸葛亮辅佐他,并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刘禅在继位的最开始也听从了刘备的话,让诸葛亮来处理军政大事。随着刘禅对军政事务有所了解,对于诸葛亮北伐的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可是基于父亲刘备的统一大业的国策和诸葛亮的威望,刘禅并没有阻止诸葛亮北伐,而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政策。 相关人物 魏国:曹操、郭嘉、曹丕、曹植、贾诩、司马懿、张辽、徐晃、典韦、许攸、荀彧、夏侯渊、荀攸、许褚、司马昭、夏侯惇、曹爽、张郃、程昱、于禁、曹仁、杨修、邓艾、马岱、曹真 蜀国: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刘禅、黄忠、马超、姜维、魏延、刘封、关平、马谡、庞统、徐庶、乐进、黄月英、蒋琬、糜芳 吴国:孙策、孙权、周瑜、陆逊、太史慈、甘宁、小乔、孙尚香、吕蒙、鲁肃、大乔、周泰、顾雍、丁奉、黄盖、诸葛瑾、张昭、凌统 其他:吕布、貂蝉、董卓、刘表、袁术、水镜先生、陈宫、张角、袁绍、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