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谋反的例子,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动乱发生。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动乱的时期,为什么很少会出现那种手握重兵的将军谋反呢?这样的情况在封建朝代可是经常会发生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方面是在那个时代,许多将士都讲究一个"忠"字。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更是有许多士人、将士被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引领着自己的行动。 从《史记》的刺客列传中的四大刺客就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十分重视"忠义"。虽说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但整个周朝八百年的文化早就浸润在了这些士人心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更是描写的当时荆轲去刺杀秦王,为救燕国的悲壮场面。 在《荆轲刺秦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樊将军为了感念燕王收留之恩,说自杀,就立即挥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样一个"重情义轻生死"的文化氛围之下,自然很少会有手握重兵的将领去选择谋权篡位,这样风险十分高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做这样一个谋权篡位的决策时,自然会权衡收益、成本和风险。如果作为将领,在春秋战国时期谋权篡位成功,那么恭喜,他成功地坐上了王位。但接踵而至的将是周围国家的乘火打劫。 要知道,周围虎视眈眈的国家盯着这样一个朝局动荡的好时机可十分不容易。说轻了,向这位刚坐上王位的大王敲点竹杠;说重了,随便举起一个旗帜都可以让这个国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随时都有被其他国家瓜分的危险,王位这样一个快活位置又能坐稳多久呢?倘若失败了,那自然是身败名裂,毁掉一世英名。 况且,这是在乱世,又不是太平盛世。一个将领就算成功篡位成功,他也没有把握能在这场"逐鹿中原"的军备竞赛中胜出。 文化的熏陶和收益成本的不协调决定了在春秋战国时期谋权篡位是一个非常不划算且很难遇见的事。因此春秋战国很少有将军会谋反篡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