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理工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因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被辅导员罚抄130页学生手册,并且要求该宿舍学生保证全班同学不犯纪律问题。这可能创造了"罚抄之最"。学校的回应是学校有规定,在校期间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罚抄,诸如抄写字词、课文等在中小学不足为奇,常常有老师用罚抄的方式"教育"学生。因违反纪律或作业中出现错题,许多人曾经可能享受过罚抄的"待遇"。然而,这种教育方式竟然被大学辅导员拿来管理大学生,却只能是"病急乱投医"。 违反学校规定应该受到处分,但是念及学生是初犯且态度良好,才选择罚抄学生手册中关于使用大功率内容的规定,让学生反省。由此可以看出,要求学生罚抄还属于从轻发落。但"罚抄式反省",且罚抄130页学生手册,能起到反省效果吗? 无独有偶,两年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因为上课迟到,被辅导员罚抄1000遍biang字。biang被誉为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不仅笔画特别多,而且结构复杂。古人反省,闭门思过。今人反省,难道"抄写思过"? 被罚抄130页学生手册的学生,其感受不得而知,而罚抄1000遍"biang"字的学生却说:"因为这个字笔画特别多,结构又复杂,抄起来特别累。抄写到第200个字时,我就再也抄不下去了。"这种累,恐怕只有受罚者才有真切感受。在我看来,罚抄其实就是变相的"心罚",缺少应有的温情。 学生犯错,固然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接受相应的处罚或处分。但无论是处罚还是处分,目的是"治病救人",使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纠正不良行为,争取下不为例。可是,罚抄这种处罚,没有从根源上寻找"救人"的"处方",往往令被罚学生身心疲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很难达到"治病救人"之功效。而"磨圆"石头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柔弱的水冲刷",这种"冲刷"不仅需要爱心,也需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罚抄从中小学复制到大学,不能说明罚抄是一剂灵丹妙药,恰恰反映出老师还缺乏爱心和耐心,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处罚或处分学生要罚之有理,但更要罚之有度。即便罚之有理,若罚之无度,也不是教育,更不是有爱和温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