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节日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其中有单一性质和综合性质之分。单一性质即指该节日的目的是单一的,规模较小,活动方式也较简单。综合性质的节日是由该节日的多种目的所决定的。比如清明节,本来是单纯的农事节日,发展成为民间祭祀、扫墓、殓葬及郊游踏青等具有综合性质的节日。又如端午节本来只有驱瘟祛邪的性质,后发展为纪念屈原、龙舟竞渡等竞技游艺性质的综合性节日。有的地方还有过副节的习俗,即五月十三日为第二个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节日是春节,它是由喜庆丰收、祭祀神佛、祭祀祖先、辞旧迎新、迎春接福、全家团聚、文化娱乐、走亲访友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所组成的,是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汉族的节日有所不同,如傣族的新年俗称"泼水节",头两日为辞旧,最后一日为迎新,人们沐浴更衣,拥入佛寺堆沙造塔,听经浴佛,然后"高升"焰火、赛龙舟、歌舞。高潮是迎新的"泼水日",人们走上街头,相互泼水致贺,祝福消灾祛病,祈求丰收。它是傣族最富综合性的大节日。同样,藏族人过的藏历新年也是他们最具综合性的大节。端午节、中秋节都属于综合性大节日。从公历角度看有阳历年、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很多人都在这些节日里举行婚嫁典礼、建房乔迁、生日祝寿、外出旅游等,这些节日也逐步形成综合性节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一方面尊重民俗传统节日,另一方面也做出决定,形成了一些新的节日,如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等。 对于老百姓来说,节日就是节日,只要时间一到,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聚在一起,协商如何去过好那个节日,因此,节日并无分类。我们这儿节日的分类,仅仅是根据节日的不同来源,将不同结构类型的节日进行一些归纳,以期更好地去理解节日的原始含义。 农事性节日 农事性节日是与源于自然物候变化和劳动生产需要的节日基本上相一致的一类节日结构类型,它将自然物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劳动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节日习俗中,起源历史非常悠久、内容非常丰富的节日类型结构。像因自然变化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其中,四季变化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以及打春牛、清明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节日。 在江浙一带,由于民众所从事的是稻作农业文化,与之相关的一些特殊习俗不仅属于农事节日结构类型,而且非常具有特色。比如在武义一带的开犁,即在春节之后第一次举行耕田活动,开犁活不重,同时还要举行祭牛栏神和拜犁活动,要烧利市和三炷香,给牛喂酒等。开秧门和关秧门也是非常被看重的节日。第一天种田插秧叫开秧门,最后一天插秧叫关秧门。开秧门时主妇要招待好酒好肉,武义要吃糯米做的种田果;义乌则要吃笋,喻像笋一样快长;永康则吃粽子和年糕,表示粒粒种,年年高;嘉兴则是"早晨鲞鱼中午蛋,晚上一顿小酒会",另外还有点心,"上午团子下午糕,点心送到田横头。"鲞鱼头寓种田有想头,团子象征团圆,糕则意味着步步高。关秧门时也要以饮食相招待,并总要带几束秧苗回家,抛到自家屋瓦上,人们相信,它可以驱毛辣虫。嘉善一带在关秧门那天还要请歌手来唱田歌,以求吉利。养蚕业极为发达的杭嘉湖平原,有关蚕事活动的节日或聚会也非常隆重,像轧蚕花就是在许多地方都盛行的一种庙会活动,时间大致在清明节,主要是祭蚕神。在湖州、桐乡、德清交界的含山,嘉兴的曹王庙,海宁的皇岗、袁化等地,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未婚的青年男女是要往人堆里去轧一轧的。人越多,轧的越热闹,则预兆今年的蚕花越兴旺,称之为‘越轧蚕花越发’。……在‘轧蚕花’的时候,未婚的蚕农姑娘非常希望有哪一个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小伙子去摸一摸她的乳房,俗称‘摸蚕花奶奶’。习俗认为:未婚姑娘在‘轧蚕花’时随便被哪一个小伙子摸过了乳房,哪怕只是碰一碰,也就意味着她就有资格当蚕娘了,而且,她家今年的蚕花也就一定兴旺,否则的话,轧了一通蚕花,竟连一个人也不去理她,则是一件非常倒霉的事情。 农事性节日与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各地的不同信仰和传统息息相关,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节日化。农事节日是以农、林、牧、副、渔、猎等生产习俗惯制为标志的节日。如四时标志的"四立""二分""二至"都是预报农事季候的。古代十分重视冬至节,因为它预示着寒季到了极限,经小寒、大寒后,立春将至,农家开始"打春"。"谷雨不冻,抓住就种""处暑不勾头,割倒喂老牛""秋分没生田,准备动刀镰"等,都表明农事的特定情况。农事节日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里程碑,但并一定要用节日仪式表现出来。古代农事节日里的祭祀内容已被淘汰。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的农事节日已逐步减弱其节日特色,被农业科技所代替。 季节性节日 季节性节日是以季节周而复始的变化为主要依据的节日习俗,它与农事节日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即它常常以对季节变化进行人为分割或庆贺为内容。春节、元宵节、三月三、七夕、中秋、冬至、腊八节等是这种节日类型的典型代表。季节性节日在现实生活中让人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它是季节等自然现象和人们赋予的文化传统等社会现象杂合而成的复合性节日,因此,在我们的节日习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季节性节日的传统性,有时也称这些节日为传统节日。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来临时的特大节日春节,便是内容非常丰富庞杂、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节日。 信仰性节日 这是一类因信仰等原因而形成的节日习俗,在民间非常丰富多彩,各地除了一些全国性的信仰节日外,也有自己具有特色的一些地方性节日。这一点我们在源于宗教信仰的节日中已有所涉及。祭祀性的节日也属于信仰节日范畴。 祭祀节日是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祈禳灾邪、驱恶避瘟等信仰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如七月十五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宗教传统超度亡魂的大祭祀日。每年腊月二十三(四)为祭灶神日,古代亦为大祭日。广西龙胜壮族过"莫一大王节",本来也是农事节日,但因为祭祀的莫一大王保护五谷有功,所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要举行祭祀,因为这天是莫一大王的诞辰日,每隔六年要大祭一次。白族因受佛教影响,祭祀观音的本主庙会,形成了民间的信仰节日。瑶族信奉祖先神盘王,各地都有盘王庙,又称社庙,为感念盘王夫妇造天地、开创种田,每年三月三十日小祭,六月三十日大祭,祈求保佑。景颇族的盛大祭典是不定年期的祭祀节日,他们信奉的是"木代",又称"木恼总戈",他居诸天鬼之首,所以人们隆重祭祀,祈求保佑平安和五谷丰登。祭期每隔二三年举行一次。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日是盛大的节日活动,敖包是神灵所在之地,旧俗每年六七月间,草原各地都要举行敖包大祭。还有彝族的"火把节",也是盛大的祭祀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前后举行火把节,其祭祀内容是祭神祭田,送祟除邪。在祭祀节日中,端午节和中秋节影响最大,端午节祭屈原、为屈原招魂,也是驱邪禳灾的节日,如门首挂菖蒲、艾叶,小孩额前涂雄黄、朱砂等。中秋节的内容以拜月为主,俗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故中秋拜月一般由妇女主持,中秋节还包含祭神祭祖,祝福全家团圆的内容。祭祀节日可分为祭神节日、祭祖节日、祭鬼节日等。 庆贺性节日 庆贺性节日是一种主要以庆贺为目的的节日习俗。比如,对于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到来的春节,就也属于庆贺性节日,"年"本身含有丰收的意思,在这里原来是庆祝丰收,是人们感谢天地神灵赐福,并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的一种活动。苗族的"吃新节"、汉族的中秋吃月饼、普米族的大过年等,都属于庆贺性的节日习俗。现代节日中的元旦、三八、五一、六一、国庆等都属于庆贺性节日。 这类节日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主题。比如农历过大年这个大节,虽然兼有祭神祭祖等内容,但还是以喜庆丰收,预祝来年吉祥、万事如意为主要内容的。按汉族和蒙古族、满族的习俗,从腊月廿三便进入过年活动,过小年即全家团圆。当日夜里很多人在灶前供香烛祭灶神。廿四日大扫除、沐浴更新衣、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割鸡杀鸭。大年三十夜设团圆饭,如家人有外出未归者或有新亡亲人,桌上要留席位和碗筷,同样斟酒"过年"。然后是辞旧守岁,午夜十二点前要燃放爆竹,叫"封门",十二点后,各家各户争先燃放"开门爆竹"。现在是全家围坐,观看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月初一开始拜年,拜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干娘"的习俗,过了元宵一般不再拜年了。其间互相庆贺,宴请亲朋好友,燃放焰火,举行各种游艺活动,营造节日喜庆气氛。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很多地方有吃"元宵"的习俗,即吃汤圆。入夜,所有龙灯齐出,男女老幼均外出观灯,这天是龙灯活动的最后一天,有的龙灯早已被爆竹弹得"百孔千疮"。龙灯舞完后要送龙珠,即把龙口中的"珠"取出来送往青年夫妇家中,祝愿其早生贵子,然后"化龙",即焚烧龙灯。全国各地年俗不同,如北京地区的春节庙会,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娱乐活动。斯时,各种寺庙、观、坛都举行庙会,京味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秧歌、高跷、旱船、舞狮等表演让你赏心悦目。庙会上不仅展现民间特色,也融入现代元素,人山人海,愉悦狂欢,别有一番风味。东北地区有秧歌大拜年习俗,东北秧歌有三种形式,即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具有泼辣风趣的特点,以火热欢快奔放著称,秧歌的"走阵"可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花样,让人眼花缭乱。苏北的"贴挂郎"习俗,就是在一张红纸上单凭剪子和锥子来雕刻各种图案,有神仙、花鸟虫鱼等。然后把它贴在门楣上"驱邪避鬼"。在广州迎春属花市最有名,春节前夕,大街小巷摆满鲜花盆景,搭彩楼,各个公园、花园还有举行花展的,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我国少数民族的过年习俗各具特点,比如过年的日期就不一致。塔吉克族在三月间过年;珞巴族过年的日期不统一;羌族在十月初一过年;独龙族在十一月至十二月之间过年,日期不定;哈尼族在十月第一个辰日过年;苗族于农历十月逢一个吉祥的卯日开始过新年;等等。 娱乐性节日 这是一类以游艺活动为主的节日习俗。这种类型结构的节日习俗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都有存在,如汉族的正月元宵节、三月踏青、九月重阳、钱塘江沿岸的观潮节等,以及少数民族中白族的"绕三灵"、畲族等民族中都盛行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爬山节或爬坡节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游艺)等,都属于娱乐性的节日。许多地方的节日,尤其是庙会等习俗中,游艺性的娱乐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春节中的舞狮子、舞龙、放鞭炮、端午节中的竞龙舟等,都是以娱乐或娱乐为主的一些习俗活动。 这类节日是以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往来为内容的。比如各地民间举行的传统歌节、歌会、歌圩、舞会活动等。大理白族传统的"绕山林"盛会具有代表性。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男女盛装,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边唱边舞,走向苍山下洱海滨的山林中去,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结成恋人。受佛教影响,还有以参拜圣源寺、崇圣寺、金龟寺"三灵"为内容的活动。尽管如此,其主要内容还是社交游乐。它最初叫"绕桑林",后来俗称"绕山林"。苗族有的地区在农历三月下旬过爬山节或在六月十九日过香炉山爬坡节。届时,男女盛装美饰,人山人海,场面壮观,他们对歌、游方、跳舞、斗雀,热情奔放。还有些苗族地区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举行"芦笙节",各苗寨均可参加,活动时先祭祀,然后男青年芦笙手和跳月姑娘拥进笙堂,唱歌跳舞,场面异常热烈。姑娘们把向小伙们讨的花带系在芦笙上,作为定情信物。翌日男女青年开展自由对歌、谈情说爱活动,使活动成为爱情生活的重要媒介。贵州侗族人的"赶歌会",在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届时人海人山,盛况空前,由中午到深夜歌声不断,它是以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游乐节日。此外,还有仫佬族的"走坡节"、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等。社交游乐节日各具特色,但以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之一是其共同特点。 纪念性节日 其主要内容是追念民族英雄及地方历史上受到崇拜的人物。尽管其礼仪中也有祭祀祈福祝祷形式,但都是纪念人物,不是祈求神佛。如寒食节纪念被焚而死的介子推。又如端午节,在其发展中扩大了追悼屈原的内容。藏族的藏戏节是为纪念唐东结坡的节日。据说四五百年前,他为了在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上修造桥梁,便沿江化缘,最后找到了精通歌舞剧的七兄妹,组成戏班,编了劝人行善的剧目,一同演出集资,用得来的钱架了十几座铁索桥,从此便奉他为藏戏之神,每年过年都要纪念他的功劳。近现代也有很多这样的纪念节日或纪念形式,如炎黄子孙祭奠始祖黄帝,各族人民纪念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等。还有一些地区性的民间纪念节日都因和地方历史名人产生联系而自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