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自身的平衡和修复能力上,我一直固执地坚持两个观点:健康方面,自身感觉到的器官就是有毛病的。比如,平时我们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脑袋七八、十来斤重,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哪天觉得脑袋发沉了,那就说明脑袋出毛病了;饮食方面,自己喜欢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比如,平时喜欢吃肥肉,那么说明你身体需要脂肪的补充。据此,几乎每顿饭食都是无肉不欢、大快朵颐。 拿这两个观点求证医生朋友,朋友回答有味而暧昧:前者有道理,后者嘛呵呵。 无肉不欢、大快朵颐是一种生活条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回想三十年前,我们看一个人的外表,最高的也是最羡慕人的评价就是两个字:富态。很文雅也很阳光,其实说穿了就是肥胖。想必这个词应该出在以胖为美的大唐时代,那时候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胖成为一个朝代的审美标准。自清代末期,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是兵荒马乱,就是自然灾害,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能吃饱饭都是奢望,因为营养过剩而产生的大胖子少之又少,成为社会的稀罕物,人们心向往之,给予一个文雅的称呼:富态,富贵的体态。 二十多年前,有位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是位美国的医学专家、虔诚的基督徒写的。他在谈到人体健康时说:健康是管理出来的。要想身体健康,离不开八个方面,即八个中心词:(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纯净的)水、(和煦的)阳光、(欲望的)节制、(清新的)空气、(充分的)休息、(坚定的)信仰。这八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起来刚好是NEW START,翻译过来就是新起点,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作"新起点健康理论",意思是,只要你按照这个标准坚持下去,你的身体健康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起点。可惜的是,当时我只是觉得该书的文笔挺流利,角度挺新颖,至于健康,好像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年轻就是健康的资本,我还要朝着富态的目标努力,至少要在追求富态的路上迅跑。 哪承想,富态竟然如此亲民,转眼之间我不但实现了富态的目标,而且在富态的路上继续一路前行,真应了民间说的那句话:喝口凉水都上膘。直到有一天,体重突破一百公斤! 富态从奋斗的愿望成为眼前的"敌人",以至于每次体检医生都拿我的富态说事:你体重又增加了,该减肥了。 富态后的各种"副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出现:春天买的衣服到了秋天怎么套也套不到身上。快走几步就开始大喘气。肚子一天比一天突出。与人握手,手没到肚子先到。低头看不到脚尖,典型的"中部崛起";体检结果,多项指标箭头上窜,不是已经超过警戒线,就是在逼近警戒线的路上,大有"万箭齐发、争争(蒸蒸)日上"之势。朋友调侃:再胖,就成安禄山了。据说,擅长跳胡旋舞的唐朝逆臣安禄山即便在那个以胖为美的时代也胖出了新高度:人坐下后,因为肚子太大,没地方放,需要有下人趴到他脚前躬身给他扛着。搁现在,人人平等了,安禄山找不到给他扛肚子的,就只能在肚子底下装个发动机了。 原来所谓的富态有如此多的不堪! 但要减肥又岂止说的那么简单:外焦里嫩的烤串、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鲜活诱人的海鲜、肥瘦相间的扒羊排,赏心悦目的造形刺激着你的视觉器官,香气四溢的芬芳挑战着你的味觉器官,要抵挡住口腹之欲,没有相当的定力绝非易事。每每至此,我们在权衡美食与减肥之间的取舍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吃了这顿,明天减肥!于是,每次减肥都变成了专"拣"肥的吃。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去年年底的某一天,偶尔碰到一位一年未见的朋友,朋友的体态让我大吃一惊:此前他的体型虽然比我不上,但也不算瘦削,这次见面,其清瘦健硕让我几乎不敢相认。寒暄过后他道出原因:刚刚在万安医院参加过健康管理,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还说出几位我认识的减肥成功的朋友。最后,他一再动员我去体验体验。 事不凑巧,说话不及到了春节,之后就是疫情期间的管控。今年五月,下定决心与医院相约:去参加健康管理!想起二十多年前看过的那本书,作为心理上的暗示,把儿童节这天作为我的"新起点"。 到医院,做过简单的前期体检,开始正式的健康管理:每天早上将采集到的体重、脂肪、水分、肌肉、骨骼、热量、血压等空腹指标上传到管理群,早餐在医生的指导下自主解决,中午、晚上在医院就餐,由营养师根据个人健康数据提供餐谱,每顿饭前和上午、下午半晌喝一袋营养素作为代餐。每天在群里晒业绩,每天听医生定方案,一日如是,日日如是。 一个星期过去,体重由"天天向上"开始迟滞不前,然后又掉头往下,之后一路走低。 体重在持续下降,但由于在锻炼、饮食、作息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遵医嘱",成果虽说小有进步,但按照医生的要求还是有距离,至于和同一时期进行健康管理的同学们相比,更是让人汗颜。一位参加体验管理的年轻小伙子,十天甩掉肥膘十七斤!终于,有一天,医生叮嘱:要按照要求进行锻炼,要活动,关键是要出汗。 锻炼不出汗还能出什么?出油?我在前边走,身后一地油,后边的人滑倒了,算谁的责任?再者说了,如果出油像出汗,我还至于这么胖吗?小富即安,小步慢跑,有进步就好。 自我宽慰下,三个月过去,超过三十斤的脂肪终于舍我而去,既定目标完成! 健康管理结束,原来穿着还算得体的衣服成了"四不靠",走路比原来轻快了许多,饭桌上那些美味佳肴的诱惑度也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脂肪肝、高尿酸、高血糖等几个指标开始恢复正常,也算是大年三十打只兔子——甩膘之外的意外收获。 从追求富态、实现理想,再到告别富态、回归常态,整个过程很有点烟酒嗜好的养成和戒除:一个人养成吸烟的习惯很容易,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理由:无聊的时候吸烟能够解闷,困顿的时候吸烟开阔思路,交往的时候递烟是个礼节,公众场合吸烟显得风度,但要戒掉则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喝酒与吸烟不同,喝酒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氛围的,大多是在公众场合即聚餐之时,你让我让大家让,结果经不起三让: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喝多了;发誓下次不喝了,结果下次又多了。戒酒需要的是个人的意志,即自己不给自己创造喝酒的氛围,一个人在家喝起酒来就显得索然无味。总之,吸烟是个人行为,喝酒是集体活动。同样,标准体型变成肥胖之态大多是个人的事,口腹之欲实在难以抵挡;但要由肥胖回归到常态也需要一定的氛围、外部的环境,也就是相互监督、制约。因为,吃胖是个人行为,减肥是集体活动。 走出万安医院的大门,想起某人说过的一句话: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先是吃出来,后是吃回去,吃出来容易,吃回去难。吃与吃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是不是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 2020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