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在当今四处充斥着文化快餐和电子垃圾的文明社会中固执地捍卫着自己的传统,几近虔诚地守护着这个拥有三千多人口庞大宗族的精神图腾,以坚不可摧的家族制度维系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膜拜,成为中国农村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个活注脚。 新叶村位于浙江建德市南部,东与兰溪市接壤,南与上吴方村为邻,西北枕靠玉华山、道峰山,距330国道线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慈岩"江南悬空寺"6公里。 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后的玉华山为主山,所以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到这里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780多年历史。曾经的战火硝烟,甚至台风骤雨、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等侵蚀迫害后,至今仍然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 新叶村的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与皖南、赣北的近似。建设布局以天人合一的阴阳九宫卦象之数进行设计布局,按"九九归一"的天人合一的卦理哲学,把村里将近100条巷子、房子纵横交错地连成一个群体。 七百八十年,一个庞大宗族的盛衰 宋宁宗嘉定年间,新叶村始祖叶坤随南迁的宋皇室从中原来到浙江建德,留下来的叶氏后裔在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七百余年的漫长岁月,竟成为繁衍二十九代,人口三千余人的庞大氏族聚落。在远离尘嚣的山坳里,在那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上,顽强地维系着血脉的传承和传统的接力。 新叶村位于建德西南大慈岩镇,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于村子以村后的玉华山为主山,所以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到这里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780多年历史。新叶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 走进这个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踏在光可鉴人的青石板路上,七个多世纪漫长的宗族发展史,随着狭窄潮湿的小巷,高大、斑驳的风火墙,庄严、肃穆的宗祠而渐渐清晰起来......两年里,六赴新叶村采访,这个看似普通却极具人文历史价值的江南村落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不可抗力,使我乐此不疲。 奠定今天新叶村的总体格局和建筑秩序的是始祖叶坤之孙——三世祖东谷公叶克诚(1250—1323)。叶克诚穷其毕生精力,为整个宗族(宋末元初时,叶氏人口已逾50人)村落定下了基本的位置和朝向,还在村外西山岗修建了玉华叶氏的祖庙——西山祠堂,并修建了总祠——"有序堂"。 之后,叶氏族人便以"有序堂"为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为了今天新叶村的雏形。 村里负责编撰、修订族谱的叶昭标老人是始祖叶坤的第25世孙,属"崇义派",笔者数次造访新叶村,幸得叶老的指点和帮助。据老人介绍,现在的新叶村共有3900多人,从始祖叶坤至今,已传至第29辈,村子里辈分最高的是第21辈的叶新棠老人。 老人还拿出了平时从不轻易示人的"玉华叶氏宗谱"给我们做参考,该宗谱编写于60多年前,虽略显陈旧,但保存依旧完好。据叶昭标老人讲,一般来说每隔一个甲子(60年),才会重新编撰族谱。而每一次新的宗谱编撰完成,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宗谱大典,同时将老的宗谱销毁。新宗谱将分发给各个支派各自保管。谈及今后新叶村的发展,老人颇有感触:"年青人都出去了,村子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只是这祖宗传下来的宗谱,到下一次编撰和修订恐怕就无人能主持了!"其实,这也是很多中国现存的古村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传统历史文化的接力,往往在经济发展的潮水面前不堪一击。 新叶村的老住宅,明显地与皖南、赣北的近似。整个群落建筑,以五行九宫布局,包含着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走进新叶村,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村里的街巷有上百条之多,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宽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两侧房子高而封闭,巷子窄而幽深。高高的风火墙把一幢幢房子隔成一个个独立的院落。纵横交错的街巷将户与户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最有表现力的部分是山墙。叠落式的山墙不但在正屋的两端有,在厢房也有。所以村子里满眼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墙,它们使整个村落呈现出热热闹闹的、层次丰富的、活泼跳动的轮廓线。村落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大池塘,塘边是全村的中心——宗祠厅堂。本村本族重大的政治活动、祭祀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新叶村的祠堂发育非常典型。它的祠堂数量多,等级层次分明,规格齐全,记录了大量历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华叶氏的总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叶村的结构中心。新叶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两侧。到玉华叶氏第八代时,开始分房派建造分祠。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后方。西山祠堂是新叶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华叶氏的祖庙,建于元代,如今已成为新叶小学的一部分。崇仁堂是新叶村最高大、最宽敞、最华丽的祠堂,它的规模不但超过了祖庙,也超过了总祠。一般的祠堂只有两进或三进,而崇仁堂则有四进,总进深26米,纵深空间的神秘感非常强烈,这在中国的建筑中很少见,足可见崇仁堂在玉华叶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 新叶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议事厅,是宗族执行私法权力的地方,是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他们为了表现家族的富有不惜雕梁画栋。那些精美绝伦的木雕往往让人们啧啧称奇,有不少的传世精品。 在明、清两代,并不富裕的新叶村民还是勒紧裤带,举族集资,在村口修建了抟云塔和文昌阁,以祈求文运昌盛,而命运似乎和村民们开了个玩笑,新叶村的科举史并不辉煌,仅仅是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叶元锡得中辛未科进士,之后便再无建树。尽管如此,叶氏族人还是津津乐道于科举和仕途。为鼓励族中子弟获取功名,整个叶氏宗族不遗余力在物质、经济上、家族地位上给予倾斜。甚至在村里纵横交错的窄巷中,专辟几条平整的青石板路,且每条路都通往学校,为的就是让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用心之良苦,天可怜见!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其在叶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热闹程度都要远胜于"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祭祀由叶氏宗族现有的五个支派――崇仁派、崇智派、崇德派、崇义派、余庆派,按天干地支的顺序轮流执掌,费用由各支派分摊,钱多者出钱,无钱者出力。(崇仁派、崇智派、崇义派因人口相对较多,故以十年一轮为序,单独主祭,称为"大年") 2005年是宗族中实力最强的崇仁派的"大年",可谓十年一遇。该派系的1000多子弟每人出资10元,共集资万余元,独立承担了今年的祭祖大典并担任主祭。 凌晨六点,新叶村的轮廓在玉华山浓重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在密如蛛网般的深巷里,神秘的铜锣声响起,提醒着这个庞大宗族的每一位成员:祭祖大典的序幕已经拉开。 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手持各色旌旗在崇仁派的宗祠"崇仁堂"外的空地上嬉闹着。一会儿族里的长辈将要给他们指派重要的"任务"——跟在开道的铜锣队之后,举起旌旗,排成长队,成为整个祭祀队伍中最抢眼的部分。 "崇仁堂"里灯火通明,祖先的挂像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长达二十余米的供桌上摆满了祭品:面粉捏制的历史人物,瓜子拼接的瑞兽、盆景满满当当地摆满了祭台。整个厅堂被挤得水泄不通,族中辈分高的老人可以坐在长凳上慢慢品评、欣赏。而其他辈分较低的族人则绕着祭台轮流观看。 早上七时正,随着6对共12只大铜锣一起敲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祭祀的队伍出发了。村民们手持各式"兵器"从"崇仁堂"里鱼贯而出,孩子们舞动着旌旗紧随着铜锣队,村里几个壮小伙儿则一直赶在队伍之前,放起了震天响的火铳……在绕村一周后,绵延约一公里长的祭祀队伍走上了田间的小路,他们的目的地是距新叶村一点五公里之外的玉泉寺。作为这方圆几十里内唯一的寺庙,玉泉寺一直是新叶村人祈福求祥、占卜祭祀的重要场所。 在祭祀的队伍还未到达之前,就有村民捧着香烛早早地守候在庙门口,大殿里已是人头攒动,香火极盛。祭祀队伍在庙门口的小路上一字排开,主祭人和由村民扮演的"八仙"快步走进了大殿,在族中长者维持好大殿内的秩序后,主祭人宣布仪式开始,"八仙"在祭台前围成一圈,齐声高唱,其内容不外乎祈求五谷丰登、多子多福云云。之后,头带面具,手持"神笔"的"魁星"出场了,没有任何伴奏,只有难以揣摩的肢体语言。据村民们说,如果被"魁星"的"神笔"点中,则必高中魁元,金榜题名。"魁星"刚下,象征财运的财神"赵公明"手捧金元宝和官帽登场了。同样,在无声的舞蹈中,在完成祭天、祭地、祭祖先的仪式之后,村民从"财神爷"手中接过了象征财富和官运的金元宝和官帽。整个仪式在"迎三圣"中达到了高潮,主祭人极其虔诚地将象征着协天大帝、白山大帝、周宣灵王的三个红木小雕像请入精雕细刻的神龛内,然后在震天响的锣鼓和爆竹声中,浩浩荡荡的祭祀队伍隆重地将"三圣"迎回村里,供奉在祠堂内。 祭祀的队伍回到村中,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上香烛"迎神","崇仁堂"内更是鼓乐喧闹,村民们带着自己的祭品拥向祭台,在祖先的挂像前祭拜、祈福。在"崇仁堂"前厅,"八仙"、"魁星"、"财神"依旧按序登场,重复了刚才在玉泉寺的仪式,以示将象征文运、财运、官运带回了村内。接下来,便是连续三天近乎狂欢般的社戏、集市,整个新叶村被带入了祥和而略感神秘的氛围里…… 新叶村旅游小贴士 行 自驾车的朋友到杭州后可直接上320国道,到建德后转入330国道,沿金华兰溪方向行驶约5公里至檀村镇(现已改名为大慈岩镇),即可看到通往新叶村的指示牌,再沿着村道行驶约3公里,就能到村口了。 背包族可在杭州西站乘坐到建德的快客,建德车站有去新叶村的中巴车,班次很多。 住 新叶村属于尚未开发的古村落,只有简陋的旅馆或招待所。住在当地农家是个体验农村生活的好主意,但住宿条件有限。 特别提醒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新叶村都会举办祭祖、迎神活动(祭祀的规模要看当年轮值的支派的实力),喜欢民俗摄影的朋友不应错过。但需要提前一天到达,因祭祖大典在凌晨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