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五星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天文星占学著作。一部。为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天文学有关的部份,约有八千字,原件无标题。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内容冠以《五星占》作为书名,对其中的古体字、异体字均改为现今通用汉字,改错补遗,加以注释,发表在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中。由于该墓墓主人葬于汉文帝前十二年(前168年),可推断出《五星占》写作于汉文帝前十年(前170年)左右。
  整理后的《五星占》分为九章,分别是木星、金星、火星、土星、水星、五星总论、木星行度、土星行度、金星行度等九部份。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特别是秦汉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是研究古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第一章为木星。先说木星在五行中的地位,"东方木,其帝大昊,其丞句芒,其神上为岁星。"它"岁处一国,是司岁",接着解释了岁星纪年法,说明了为何叫司岁。文中指出木星日行廿分、十二日而行一度,可见采用了一度细分为240分的进位制。记木星"十二岁而周,皆出三百六十五日而夕入西方,伏卅日而晨出东方,凡三百九十五日百五分日而复出东方。"这是用木星晨出计算出的会合周期,即:
  再以下是用岁星作占的占文。最后 一段的文字表明那时认为某些彗星是因岁星失次而形成的,其尾尖锐"长可四尺"的叫天部(棓),出现于东南;出在东北的叫彗星;西北方向长数丈并且左边尖锐的叫天(欃);西南方向两头尖锐的叫天(枪)。
  第二章篇幅最大,是金星。先说金星在五行中的地位,"西方金,其帝少昊,其丞蓐收,其神上为太白。"它"司日行",占彗星、天夭、甲兵、水旱、死丧等吉凶大事。它"正月与营室晨出东方,二百廿四日晨入东方,浸行百二十日;夕出西方,二百廿四日夕入西方;伏十六日九十六分日,晨出东方。五出,为日八岁,而复与营室晨出东方。"可得金星会合周期为:
  经五个会合周期为5×584.4日=2922日,恰好等于八年,即8×365.25日=2922日。
  以下都是用太白作占的占文,可知当时的星占家极为重视金星,对它的观测最精细。
  第三章起始是火星在五行中的地位,"南方火,其帝炎帝,其丞祝融,其神上为荧惑。"接着说它有顺行和逆行,以下就是观察荧惑作占的方法。
  第四章先说土星在五行中的地位,"中央土,其帝黄帝,其丞后土,其神上为填星。"它是"宾填州星",因为它"岁填一宿"。可知它约二十八年一周天,再往下就是填星作占的方法。
  第五章水星,"北方水,其帝颛顼,其丞玄冥,其神上为辰星。"它"主正四时,春分效娄,夏至效井,秋分效亢,冬至效牵牛。"效是见的意思,它能主四季是因为四季可以分别立娄、井、亢、牛四宿看见它。以下为占语。
  以上五章对五星的介绍是当时对行星的认识,他们将五星与五行相联系,是五行说盛行时代的产物。行星因其相对于恒星的运动成为星占家最关注的天象,因而对它们的运动特点掌握的很好。因恒星周期近12年而用对应星次纪年成为岁星司岁的根据;因恒星周期近28年而年镇一宿使土星成为填州之星;因离太阳不超过三十度即不超过一辰而得名的辰星总是伴随着太阳,太阳所在也即辰星所在,当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分别在娄、井、亢、牛四宿,所以辰星可主四时;太白与太阳也总相伴随,故称司日行。以上正是各行星运动特点的利用。特别是会合周期测量的很准。木星为395.44日,仅比今测值小3.44日;金星为584.4日,比今测值只大0.48日。据研究,所用占语多与甘氏占语相同,可能因为长沙古为楚国属地,而甘德是楚人,墓主人死前五十多年楚国才亡。
  第六章是五星总论,是以五星间相互关系而作占的论述。如"凡五星五岁而一合,三岁而遇,其遇也美。"其基本原则是五行相胜说的应用,认为"太白与荧惑遇,金、火也,命曰铄,不可用兵。""荧惑与辰星遇,举事大败。"此外,五星与日月的相对位置用于星占也在本章,尤其注意金星与太阳的关系,即看二分二至时刻太白是在日南还是日北,对太白司日作了进一步说明。星占不是科学,但为了作占而记录的行星动态却是科学的资料。
  七、八、九三章分别是木星、土星和金星的行度。列出了从秦始皇元年(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凡七十年间三颗行星的位置,还描述了这三颗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中的动态。这是一份重要的连续观测天象的记录,席泽宗先生计算核对表明,帛书中关于金星七十年的位置表完全符合当时实际的天象。由于金星在作占中的重要地位,这些观测可能都来自实际观测。还可以找到一些证据说明实际观测的可能性很大,例如帛书把金星在上合附近看不见的一段时间叫做浸行,是被淹没的意思,而把下合附近看不见的一段时间叫作伏,是潜伏在太阳之下的含义。上合时太阳在地球与金星之间,下合时金星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用"浸"与"伏"加以区别颇为形象。用字的不同是从实际观测中发现同一颗星两次不见时的高度有差别而采用的,没有认真细微连续的观测是看不出这种区别的。
  土星行度末尾,留下了两个较精确的数字,一是土星会合周期为377日,比今测值378.09日只小1.09天;另一个是土星的恒星周期为30年,仅比今测值29.46年大0.54年。比晚于帛书三十年的《淮南子》和晚于它九十年的《史记·天官书》记录的还详细、精确。据考查核算,土星行度表有不符合当时实际天象的,它可能是根据秦始皇元年前后的观测经推算而排列出来的。如果是这样,它就是后来历法中《步五星》的先声,是当时已应用速度乘时间等于星体运行距离的计算公式的结果,在历法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有趣的是在秦始皇卅八年(前209年)一栏,表上显明地标着"张楚",这是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建立政权的国号,反映出这次起义的重大影响。
  木星行度表据核算基本上符合天象实际,但也有几年与实际天象不合,如秦始皇十年十月和汉代高皇后(吕后)元年的记录就不符合。究其原因是计算中以12年为木星的恒星周期,而实际上应为11.86年。木星每年走约30°,五个恒星周期后时间差为5×(12-11.86)年=0.7年,即相差0.7×30°=21°,比用12年周期计算结果超前21°。这一问题促使后来的天文学家发现"岁星超辰",并用以改进历法中木星的行度表。
  应用《五星占》天象资料,计算出汉高祖元年七月初三清晨日出前,有五星聚集于井宿内的天象。可见《史记》等书说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沛公至灞上。"是为了附会星占条文而把该天象提前到前一年十月去了。
  《五星占》中采用240′进位为1°的方法和记录到分的精确度,加之行星位置准确,使一些天文学家确信:中国测量用浑仪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应用并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这些研究都是借助了《五星占》才得以完成。可见这本中国最早的天文著作确实是研究人员的一份珍贵史料。
  《五星占》见《中国天文学史文集》。
网站目录投稿:绮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