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公交车售票员、擦皮鞋、卖猪肉……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天之骄子,选择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广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4%处于低就业(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状态,其中有10.4%为自愿低就业;1.6%的人自主创业。 为何这么多毕业生选择低就业和自主创业?这对高校教育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带来哪些启示?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力求探寻其中的原因。 民心佳园农贸市场的8号摊位,曾经是个猪肉摊,不过没多久,老板就没有再出现了。 这个老板就是24岁的长寿人叶飞雨,一个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当"猪肉哥" 早上8点不到,叶飞雨就拿着包匆匆出门了,现在他做的是销售,每天都很辛苦,只为多做一点业务,因为"奋斗才刚刚开始"。 叶飞雨告诉记者,从2010年专科毕业到现在,他已换过3份工作。今年9月份,他开始在天涯重庆上写网络日记。叶飞雨在日记中写道,两年来,他为自己打过两次工,一次是摆地摊,一次是卖猪肉。 大学毕业为何选择卖猪肉? "父母在长寿老家做过多年的猪肉生意。"叶飞雨认为,如果从事这行,至少在技术上可以不求人。今年年初,叶飞雨在民心佳园申请到一套公租房,想到这里入住的人会越来越多,他坚信这是个商机,卖猪肉会赚钱。 今年3月份,叶飞雨在民心佳园的农贸市场租下8号摊位,并一次性缴纳了半年租金,并说服父母从长寿来到重庆一起打理猪肉摊。 卖了三天猪肉就放弃 4月20日,叶飞雨的猪肉摊开张了。 最初,他预计每天能卖400斤猪肉,差不多两头猪。第一天,他进了300斤左右,结果剩了几十斤肉,只好放进冰箱里。第二天,他谨慎了些,只进了一头200斤左右的猪,结果还是没卖完,他只好又将剩肉放进冰箱。谁料第三天的情况更糟,一头170斤的猪,肉都没有卖完,冰箱里也放不下了。 "这种生鲜产品,当天卖不完,第二天就不能再卖了。"他告诉记者,前后3天的剩肉都差不多有100斤了,可是家里连冰柜都没有,他也找不到其它处理的途径。 "卖肉那段时间很辛苦。"叶飞雨告诉记者,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晚上9点才能回家。这3天的经历,对叶飞雨的打击很大,他动摇了。思前想后,叶飞雨还是决定放弃,创业的美好梦想只剩下冰箱里一堆没卖完的猪肉……加上缴纳的半年摊位租金,叶飞雨总共损失了5000多元。 "没卖几天就走了,可能是觉得面子挂不住。"民心佳园农贸市场的一些摊贩至今这么认为。"除了经济方面,其他方面压力也很大。"他坦言,面子上始终有些挂不住。"我不需要他赚很多钱,只要有一个稳定工作就满足了。"叶飞雨的父亲叶立明称,还是很介意其他人的眼光,一开始他就很反对儿子卖猪肉,只想儿子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安定而体面地生活。 更多大学生选择低就业 其实,像叶飞雨一样,做出"不同寻常"选择的毕业生不少。 重庆工商大学本科毕业生刘夏选择当公交车售票员,引起激烈讨论;25岁的李轶大学毕业后,在眼镜行卖眼镜,家里人一直很反对;28岁的陈思大学毕业后,在沙坪坝地下商场租了个门面卖服装,不过,坚持一年后因亏损太多,无奈放弃;去年初,10名"川妹子"大学生保姆拍卖…… "一个本科生能够心态乐观地当售票员,本身就很了不起了,相信她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网友们认为,放低姿态,扎根基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可选之路。而李轶说,毕业后发现工作比想象中难找,不觉得"站柜台"有什么不妥,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4%(约70万)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为自愿低就业。 大学生创业者超四千 陈思服装店关门后,她又盘下一个店面,做起了羊肉汤锅生意。 像她一样开始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原来越多。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有1000余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到2011年,创业者增长到43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7月,2012届大学生离开校园,截至8月31日,毕业生创业人数达到3900人,预计年底将超过4500人。记者从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了解到,现在大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主要有工业制造、创意文化和综合服务三大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1.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探因 就业陷结构性困局 择业观慢慢变了 为何这么多大学生选择低就业? 李轶坦言:"找工作本科生毕业只是基本门槛,何来竞争优势。"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联英解放碑人才市场总监吴靖宇也表示,现在大学生就业较以往相比更理性一些,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尖子生"和"好员工"的标准大相径庭。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庆认为,求职时放低姿态是对就业的重新认识。 联英人才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强表示,在就业压力下,一些大学生放低姿态,才有了"退而求其次"的就业观念。现在很多毕业生是"错位选择",他们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比如叶飞雨学的是机电工程,刘夏则是新闻专业毕业…… 同时,大学教育体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严重脱节。高等教育专业趋同,课程内容和设置僵化,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高等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同质性强,就业能力差。不同大学专业基本相同,毕业生都在争抢同样或同一就业岗位,而企业需求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术工人奇缺。一些大学培养的学生成了有文化的无技能者,影响了求职成功的几率。 建议 转变观念学有所用 低起点也能突破 低就业和创业,对更多的毕业生而言有哪些东西值得借鉴?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庆认为,大学生就业多少会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技能不行,还要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情况依然存在。这需要大学生主动转变观念,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知识储备相适应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低起点就业,也可以自我突破。联英人才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强认为,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就业优势。同时,高校教育也应与市场紧密结合,比如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当然,大学生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市教委还将联合工商部门,在近40所高校成立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并给创业者提供场地及经费补贴。不过,创业失败的陈思说,要创业除了经验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并做好各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