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市场进入"战国时代" 在当前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工具日益丰富、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增长、监管层鼓励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一时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硝烟四起、群雄逐鹿,"战国时代"缓缓拉开帷幕。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7.6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达7.47万亿元,保险(放心保)资产规模为7.35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53万亿元,券商资管产品为1.89万亿元,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总额超过了1.6万亿元。与这一串数字最为密切相关的恐怕当属监管机构近一年来密集出台的各项资产管理"松绑"政策。 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配套规则,降低了专户理财业务资格准入门槛,扩大了专户产品的投资范围,意味着基金公司通过设立专业子公司,可进军实业投资领域。2012年10月中旬,《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取消了集合计划行政审批,改为事后由证券业协会备案管理;同时允许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扩大了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和资产运用方式。10月下旬,保监会接连发布了4个有关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品种和范围,几乎涉及了金融投资的各个领域。10月31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也下发了《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期现结合为主的期货市场配套服务业务试点工作指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有望扩大,将涵盖期货、股票、债券及现货等领域。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扩大可以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具体形态,降低证券公司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准入门槛,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逐步拆去藩篱之后,牌照壁垒进一步降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进入一个全面混战的时代,理财主体多元化的态势更趋明朗,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悉数参与其中,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边界趋于模糊,交叉融合度大幅提升,同时竞争也更加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