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月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总结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1-9月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六稳""六保"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年工作总基调,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有效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1-9月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9亿元,增长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1%、5.3%。
  1、坚持项目为要,实体经济平稳向好。一是强抓产业推进。1-9月份,完成工业开票销售566.8亿元,同比下降1.4%。新增达序时亿元企业8家、规模企业54家,获批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2家、省级8家。实施500万元技改项目26个,新增"机器换人"示范试点企业7家、机器人40台(套)。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建筑业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6%。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以"烟花三月" 节、荷藕节、秋季百日会战"三大战役"为主线,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新签约产业项目69个,其中工业重大项目6个。持续保持项目推进高压态势,不断完善"1211"挂钩联系制度。通过市新开工项目8个、新竣工项目6个、新达产项目8个。三是重抓要素保障。争取政府债券项目6个、总额度8.3亿元。组织编制《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方案及概要》,梳排项目69个、总投资234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7.5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亿元。制造业、建筑业累计投放7亿元。中宝药业、凯翔科技上市工作正在推进。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58宗、1325亩。
  2、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有效转换。一是各项改革有效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有效推进,首批37个审批服务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3550"改革,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全链通"平台。贯彻防疫防控税费优惠政策,累积减免税费4.57亿元。国有企业实体化运作不断加快,新成立文旅公司、水投公司。向上争取非普惠制资金12亿元。二是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战略,系统研究、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完成规划基本思路第一轮征求意见工作。积极应对境外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等不利影响,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实现外贸出口3.6亿美元。积极构建海外经贸服务网络,实现外经营业额3600万美元。道口经济集聚区优势进一步凸显,韵达江苏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三是创新驱动日渐彰显。组织申报国家高企70家,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实施省、市科技项目12项,创成省级众创社区、众创空间各1个。发挥科技镇长团校地校企纽带作用,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获批省"双创人才"2项、"科技副总"19项。参与完成制定国家标准4项,完成发明专利授权7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件。
  3、坚持强农惠农,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一是农村产业不断升级。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设施渔业5000亩,实施农业规模项目18个,建成生猪养殖集聚区1个。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新增有机农业3263亩、有机食品8个。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纳入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名单。二是富民增收取得实效。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623人,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个。规范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机制,新增土地流转2.24万亩,农田托管4.4万亩。加强村级自我"造血"能力,无债村达235个,占比95.14%。持续稳固精准扶贫成果,开展动态监测,防止脱贫户返贫、边缘户致贫。获批全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农产品网上销售12亿元。三是美丽乡村统筹推进。镇村布局初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乡镇"三个一""五个一"项目已完工21项、正在施工27项。创成省级特色田园项目1个。34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实现全覆盖。
  4、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建设共融共进。一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全面提速。建成龙潭公园、开发区廉政公园二期等各类公园6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实施古城"微更新",叶挺西路街景提升、宋泾河整治改造项目全面推开。改造老旧小区4个、12.8万平方米。新开工、基本建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226户。二是城市管理逐步优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开展露天烧烤、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行动120余次,拆除违法建设8283平方米。转运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近11.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要求,3个垃圾分类示范镇、10个示范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小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88.6%,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基础建设不断完善。连淮扬镇铁路宝应段高效推进,线上工程全面完工,高铁站房基本建成,全市率先完成安全评估。省道331改扩建工程东段建成投运。县道曹安线曹甸段主体完工、开发区段完成路面摊铺。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11公里,改造危桥74座。宝应船闸京杭运河待闸区基本建成。里下河洼地治理一期工程水下工程通过验收。
  5、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扎实推进。一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县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194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79.8%,PM2.5平均浓度33.2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落实人大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要求,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风险防控,全县未发生一起危废非法倾倒和转移事件。二是环境保护持续巩固。环保负面清单,持续强化排污许可和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清理整顿排污许可证1654份,签订企业清洁生产协议6份。连淮扬镇铁路、新331省道两侧高标准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进,新增成片造林10060亩。三是绿色经济稳步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宝应段、射阳湖荷荡温泉、宝应湖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柳堡团庄、夏集桃花源、西安丰红枫园等景区进一步提档升级。新增旅游厕所5座、生态停车场3000平方米、旅游标识19块、民宿床位20张。A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实现WiFi全覆盖。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4个、循环经济项目5个。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4家。城南邻里中心汽车充电站项目稳步推进,新建、改造节能建筑73万平方米。
  6、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幸福更有温度。一是民生保障持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9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7%以内。扶持创业1201人,创业带动就业3480人。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3900人。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新增2.19万人。3个颐养示范社区创建有序开展,12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土建和内部装修工作。二是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县文教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启动城南新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建成山阳城西实验幼儿园。县第四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卫生镇村创建工作稳步开展,改扩建村卫生室8个。加快建设新宝淮剧院,推进镇中心图书馆、文体站提档升级。三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1+27+1"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巡查督导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双控一杜绝"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完成县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提档升级,社会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1、聚焦实体经济,积蓄区域竞争强动能。一是抢抓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开票销售350亿元以上。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以各镇工业园区为支撑,加快装备工艺更新和产品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玩具用品、羽绒家纺、圣诞礼品、乱针刺绣等"一镇一品",进一步做强镇域经济。以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工业设计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道口经济、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620亿元。二是围绕项目真抓实干。紧扣主导产业、重点区域、人脉资源、质量效益抓招商,确保全年新签约各类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工业重大项目20个、亿元及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坚持项目建设定期会商会办,确保全年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16个、新竣工13个、新达产20个。持续深化领导挂钩联系、要素保障供给、代理代办推进等机制。深入推进"不见面审批",进一步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不断提升项目服务实效。三是助推企业提质增效。落实企业集群发展计划,着力推动30强重点企业、20家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突破"天花板",支持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5家,净增规模企业30家。推动凯翔电气、中宝药业、康而富电子等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对接产业资本,力争挂牌上市1-2家。
  2、加快改革开放,谋求效率变革加速度。一是持续深化重点改革。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3550"成果、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推行基层审批改革,营造强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和高满意度的便民环境。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严控政府性债务,做好专项债券争取及项目配套融资等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二是着力创新要素保障。着力提升高企培育质效,切实做好3个批次国家高企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新增国家高企30家以上。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5%。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前瞻和共性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2项。加强软件信息产业园、开发区科创园"扩容"建设。强化吾悦"运河之星"科创园招商运营工作,提升创新创业活跃度。三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动资源对接、要素流动和产业联动。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平台共建等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推进优势企业"走出去"发展,着力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实现外贸出口7.8亿美元、外经营业额3850万美元。加快经济开发区能级提升,力争在全省同类园区排名前进3位以上。
  3、注重内外兼修,彰显宜居宜业新魅力。一是加快交通外联内通。打造苏中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建成高铁站房、站前综合客运枢纽,保障连淮扬镇铁路11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省道331改扩建工程宝应段、县道曹安线全线建成通车。继续推动盐宝线航道、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宝应港等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循环连网,建成县道曹安线,开工建设射阳湖、广洋湖、鲁垛镇与省道331连接线。规划建设城西公交首末站。完善对内网络,实施县道大中修2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48公里,改造危桥30座,高标准打造县级循环特色路2条以上,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达标县。二是推进城乡内涵发展。以工匠精神推进城市建设,加快重点片区规划设计、联动开发。推动运河路、淮江路北延等项目快进场、快施工,力争公园建设、老旧小区整治下半年全面完工。以绣花功夫强化城市管理,聚焦城市管理薄弱环节,改造白田垃圾中转站,创建垃圾分类示范镇3个、示范社区2个、示范小区8个。加快推进城区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提档升级农贸市场7个、新建停车场2个。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完成全县镇村布局规划,继续实施乡镇"三个一""五个一"工程,持续改善镇村面貌。新建美丽宜居村庄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无"提升工程,完成被撤并乡镇集镇区环境综合整治。三是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和各类扬尘专项治理,巩固燃煤锅炉整治成果,确保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不断提升。标本兼治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推进宝应湖和宝射河断面达标整治。实施城市河、窑河清淤及城区东部重点河流排涝活水工程。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建设。补齐短板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风险防控,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4、统筹民生事业,提升美好生活获得感。一是抓好疫情常态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重点加强涉外和风险地区人员排查,及时掌握动态,分类精准管理,常态化筑牢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大活动的防控防线。充分发挥最基层单元和重要阵地作用,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卫生事件能力。统筹防控和化解因疫情影响产生的各类"社会病"。二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强创业项目推介和精准帮扶力度,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企业稳岗、重点群体帮扶等为重点,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扶持创业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3600人以上。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积极推进普惠托育和智慧养老等服务,新建颐养示范社区3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个、老年活动和康复场所27个。三是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县教师发展中心、青少年宫和实验初中西校区,启动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推动宝应中学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着力完善紧密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建成新人民医院,省级卫生镇实现镇域全覆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建设新宝淮剧院,启动柳堡国防文化园建设。新建、改造社会足球场地设施14个。着力打造市民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全民健身节等系列惠民活动。
网站目录投稿: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