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古人把"九"定为阳数,月份又是恰好逢"九",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称"九九重阳"。这一天,平利民间有登高远眺,出游赏菊、采佩茱萸、饮菊花酒、吃米糕糕粑的习俗。"菊花"茶饮清凉泻火,药用宣肺明目,酿酒气味芳香。 九月已至秋末,正值万山红遍,气候亦暖亦凉,清爽宜人。人们习惯插茱萸饮用"菊花酒",避病灾之邪,御深秋之寒。同时打糍粑蒸米糕,丰富节日美食。核把是用糯米做成的,配糖食之,味美香甜,寓意生活甜蜜。民间传说核粑是雷神爱食之品,女锅山伏羲山周围打糯米粑粑有纪念华婿雷神女蜗伏羲的意义。"糕"谐音"高",有"登高"、德高"寿高"之意。重阳节之际,中老年人结伴出行旅游,登登山,看看水,聊聊天,散散心,老有所趣,其乐无穷,有益身心健康。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兄弟之情时,曾写下了"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不朽诗句。再说,九为阳数之极,两极重迭,久久是为长寿,对年长者不仅仅是一种尊重,而且还多了一份祝福。从1988年起,"重阳"又被国家定为"老年节",敬老尊老之传统美德努力形成社会之风尚,又使这个民间传统节日递进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重阳节的起源,源自于人生信仰和人类社会敬老遵长之传统美德。起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兴盛于两汉,唐代正式定名为重阳节。中华民族遵老敬长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已蔚然成风,之后历朝历代,相沿成习。《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周朝有关敬重老年人的制度,给予老年人很多特殊待遇。其中有一条规定,人到八十岁者可以柞手杖随意出人朝廷;到了九十岁者,君王不能随意传唤,即是有事找他,只能登门访问。时至汉代,对老年人更加尊重,朝廷给七十岁以上老人授予"鸿杖",可以柞鸿杖自由出人官府,谁要是有意为难对其不尊,便被视为大逆不道。到了清代,养老敬老制度进一步完善。更为有趣的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皇帝先后举办了三次"千叟宴",特邀在京居住68岁以上的老人不受身份地位限制,均可亲赴皇家宴会,传为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