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母的,还是不听父母的?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是一道谜题,也是如今社会普遍难处理的问题。 应该选择哪个专业?选择哪份工作? 是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满足父母对自己的预先期望? 是努力着自己的前方?还是要看全家人对自己的定位? 是继续寻找自己喜欢的领域,哪怕是摔到遍体鳞伤? 还是在比较稳定的家里,没有太多的暴风雨的路上,继续往前走着呢? 你属于哪一种?那么你是否可曾后悔过当年听父母的安排呢? 1、你后悔当初听父母的安排了吗? 在我了解的一些朋友当中,他们是有过一些悔意的。 比如,有位朋友是想要去当护士,但父母觉得一个男孩子就应该去理工科,别成天想着跟女孩子一样。 于是,他被动地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又是父母安排,尽管一切看似顺遂,心里总觉得有一个空缺。 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渐渐失去主要感兴趣的东西,一旦次数多了之后,在选择上是会有困难的。 比如,读了一个不喜欢专业,然后还继续做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最后极有可能选择了一个不爱的姑娘结婚。 也许,有人是真的开始对人生悲观了,也许只是想要把自己的内心藏得很深。 所以,那些只听父母话长大的孩子,真的已经到了没有脾气与情绪的境界了吗? 2、我们要不要听父母的? 我时常想,现代社会作为读书人亦或知识分子,最核心的思考,是什么呢? 我们并非完全可以献身某种理想吧,如果那么简单,还用十多年的教育干什么呢? 可是,该如何保持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内在张力的平衡呢? 诚然,很多朋友觉得,孩子毕竟没有父母的生活经验丰富,其实听一听父母的指导是可以的。 也有朋友觉得,当自己有目标的与父母的安排有矛盾时,需要的是多沟通。千万不要自己又没目标又不听父母的。 是啊,我们都觉得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你问身边的孩子们,有多少是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呢? 当你有了好想法,父母的意见是作为参考,还是全盘照做呢? 从小学到大学,你是被安排的那个吗?你觉得自己没有主见吗? 行走在世上,你和自己如何相处呢? 我们走着走着,就将理想忘了。从理想到坚持理想,某种意义上的"理想",又不是那么"理想",你都有思考清楚吗? 所以,你可以接受父母的某些安排呢?还是也有自己的小烦恼? 最后,你对如今日趋激烈的"安排式教育",怎么看待? 有没有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