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月,别称"正月"。正月初一至初三,民间习惯称谓"过新年"。因为是春天的开始,所以称为"春节"。春节为一年之首,民间又称之为"新春上岁",一直把过年视为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上至帝王,下至黎民,无论是当朝为官的上班摆摊的,还是外出挣钱的游逛闲玩的,男男女女,远远近近,都乐意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新年当中,外孙拜望外婆,女婿看望岳丈,晚辈子孙敬重前辈老人,提着糖果烟酒礼品,俗称为"拜年"。旧时"拜年",晚辈须向老辈子磕头作揖行大礼,前辈坐受其礼习惯施以银钱红包为子孙"压岁"。后辈给前辈拜年送礼,送的是祝福与恭敬;前辈给子孙发"压岁钱",送的不仅是祝福而且包含着期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梯忠义的传统美德。大年初一清晨天不亮,家家燃放一阵鞭炮名曰"出天星"。新年第一餐大都兴吃饺子,因平利民间包的饺子形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也有吃挂面的,挂面意味"久长"、"寿长"。初二初三亲朋乡邻你来我往,见面之后开口语多为"新年好"、"新春愉快"、"恭喜发财"之类祝愿之辞,互致问候,恭贺新岁,到处都有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真个是一片新春色,一派新气象。按一般的习俗,"初一不出门,祠堂拜家神,初二初三走娘亲"。初一至初三扫地不出渣,洗漱洗脚洗刷锅灶的水不向屋外倾倒,存到屋里等到初四才清扫泼出门外,意思是为了聚财。至初三子夜交更之时,家家户户燃放火炮,是为"送年",意味着三天大年已过,一切都该趋人平常了。 新年当中有很多禁忌。大年初一第一次出行要走"利"方;出行见的第一个人要避"太岁";长辈不兴给晚辈拜年;守孝者不外出拜年;孝家不贴红纸对联;说话忌讳"死、伤、病、灾、晦气、悖时"之类不吉利语言;不出手打人不张口骂人;不发脾气不伤和气,兄弟姊妹妯娌不睦不能吵闹,新年当中吵嘴干仗惬气,民间认为一年到头会不顺兮。 过新年又有许多的讲究。一是男女老少穿戴一新,显得干净卫生整齐潇洒;二是要提前准备丰盛的酒肉佳肴,糖食果品,热情招待来客;三是互请互邀一起相互做客,谈天说地,同庆同乐。倘若乡邻亲友请客不能推辞,否则会伤别人面子多心,认为你瞧他不起。四是外出作客一定要讲究礼节礼貌,尊重别人家的礼仪风俗,注重自身修养。 关于过年的来由,自古以来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左传·嘻公五年》载,"虞不腊矣"。用西晋杜预的话解释,"腊,岁终祭众神之名"。也就是说,一年农事完毕,上天给予人类很多恩赐,人们祭天祭地即是对众神的报答和感激。因祭在岁末年终之时,故谓之"腊祭"。二说是过年为了庆贺丰收。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五谷成熟果实丰收,人类才有生存的保障。四季轮回之日,正值冬春交替之时,久而久之演变成俗。<彀梁传·桓公三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据民间传说,早在唐尧虞舜时代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第三种最为普遍的说法是,远古之时,有一个凶猛的怪兽,人们称它叫"年",专以吞吃人畜为生。每逢岁尾春首之日,便要到处祸害人命。这一年岁末,"年"又出来伤害生灵。走到一个村口,远远看到一堆烟火,又听到[IML僻啪啪一阵乱响,吓的它掉头就走。原来这堆烟火是人们打扫院子燃烧起来的草木垃圾,僻僻啪啪作响是燃烧竹棍爆出的声音。第二天,"年"又来到另一个庄院寻找猎物,看到一群孩子穿着大红色的衣裳蹦蹦跳跳,吓得它又转身跑了。 第三天傍黑,"年"来到第三个地方觅食,又看到庄院里外灯火辉煌,耀眼的灯光照射得它头昏脑胀,吓得它再也不敢进村了。一连几天,皆不得食,连吓带饿死去了。人们总结凶猛怪兽惧怕烟火爆响光亮的经验,于是岁岁除夕都要在房前或者屋后燃烧一堆垃圾烟火,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把腊尾春头这几天称之为"过年"。除了喜庆愉悦之情,还包含着驱凶纳吉祈福禳灾之意。 有关过年的称谓古时候也不尽相同。原始社会把"年"叫"腊";尧舜时代把"年"叫"载";夏禹时代把"年"叫"岁";殷商时代把"年"叫"祀"。直到周朝安国定邦之后,人们以春夏秋冬五谷种收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正式定名以"岁"为"年"。古人云:"四季春为首,百善孝当先",说的就是年为春之始,春为年之头。1913年,时任中华民国内务总长的朱启铃先生提出,将旧历年元旦正式定名春节列人四时节假日。至此,"阴历年"便改称为"春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