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 Ҫ: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着微妙的关系,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发展的技术又促进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我们的认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起到了指导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通对科技发展的哲学思考,可以加深对科技发展的了解。科技发展在于人才,在于创新,还在于正确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推进科技蓬勃发展,推动社会持续进步。本文就科技发展的哲学底蕴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发展,辩证法 , 一、科学技术发展所体现的自然辩证 1.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 技术发展一般是落后于科学的发展的,往往是由新的科学发现推动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发展都是不停的创新,事实上科学一向是在不停的创新中使得自己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科学的带领下,不断的推出新的技术。当前的制造业中,许多制造技术与科学发现是密不可分的,如X射线的发现,就出现了深层X射线光刻掩膜技术。后者更是我们在微细加工中最具开发潜力与应用潜力的加工技术。这些科学发现是推动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先进的技术可以制造出更先进的、更精密的工具,可以使得许多在当前难以制造的工件变得易于加工。如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要求其探针非常的尖锐,最好在其针尖处只有一个原子。这在以前是没有办法想象的,在早些时候,原子的发现还是通过间接的证明来发现的,更不用说去制造一个针尖处只有一个原子的探针了。然而由于技术的发展,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使得我们在微观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其制造变得可能。 技术的发展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使得我们人类在观察微观世界更得心应手了。比如,我们可以研究物体表面的结构对其自身的性能的影响等。 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2.创新观 创新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永恒主题。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历程。然而,它们自身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放眼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所有的科学与技术都是在不停的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中前进的。如地心说可以解释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而日心说则不仅可以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还可以解释许多其他的天文现象,当然,目前对宇宙的认知更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了。因此,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我们只有不停的创新才能得到发展。 二、科学技术发展是对辩证法特征和规律的自觉运用 科技的发展是辩证法运用的结果,需要辩证法的指导。 1. 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孤立的事物是不可想象的, 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恩格斯在谈到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 "当我们透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构成的复杂系统,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体。坚持科技发展, 将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更均衡、更环保、更优化、更包容。科技发展对其他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 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和动力, 良好的发展理念将引领社会取得巨大的进步, 相反, 不良的发展理念将导致发展的失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是写在书本里的教条, 它体现的是时代的精华, 它要丰富和发展就必须与具体的国家、具体的时代以及具体的实践过程密切结合起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我们党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适时地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 用以指导社会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发展的经验教训, 并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觉地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统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 3.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本质, 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最一般的规律。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三大基本规律描述和展示运行的过程, 因此要发展科学技术, 就必须把握好事物运动的基本过程。 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就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 对立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一对基本关系和基本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的结果。矛盾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 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实现科技的发展, 就要做到眼前和长远的统一、全局和局部的统一、渐进和突破的统一、横向和纵向的统一以及上下和左右的贯通。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就要把握好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关系。质和量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 质量互变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由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极其复杂, 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 要实现科技的发展, 就不能急功近利, 要克服急躁情绪, 树立起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努力做改革和发展的促进派。 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就要把握好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因素, 二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甚至有倒退现象发生。要允许探索不同的途径, 宽容暂时的失败, "风物长宜放眼量", 建立起鼓励创新发展的纠错机制。要敢为人先, 勇于冒尖, 准备曲折, 不怕反复, 以"好事多磨"、"事缓则圆"的心态, 自我革新, 浴火重生。 三、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哲学思考的当代意义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添加一个诅咒。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是少数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也不是国家发展的一部分,而是所有国家的所有人是否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应该得到公平的发展;人类发展也指的是不仅是现代人的发展,它应该包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应追求局部和暂时的利益,而且应该追求整体、长远利益。短期利益的风险,应该记住,追求整体、长远利益和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我们永恒的方向。 (一)科技发展应注重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事实证明,大到宇宙飞船,小到一根火柴,从生活扩展到社会领域也都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息息相关。人可以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认识世界,同时也可以改造世界。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会思考,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改变,以促进社会与自身的发展。科技发展的主体包括个人和集体。纵观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重大科技发明主要是个人的贡献,如爱迪生发明的照明系统、贝尔发明的电话等,蕴含了个人创造的结晶,表明了个人的才能与智慧,但个人创造的技术仅占少部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技创新归根到底,就是大众创新发展,只有让每一个劳动者参与其中,科技发展才有更广阔和更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发展应注重创新 科技发展在于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过于注重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结果,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胜利的果实",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如若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势必会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应着重加快科技创新的进程,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机器化的劳动,使得人们待在同一位置重复同一动作,人似乎变成了机器的奴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放弃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我们的技术创新是为了减轻人们的负担,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为自由时间创造更大的空间。 (三)科技发展应注重处理人与科技的关系 毋庸置疑,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问题。制造机器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减轻工人的负担,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得工人在机器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压抑了人的天性。因此,在技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协调好人与科技的关系。一方面,人是科技的发明者、发展者、传播者。另一方面,科技对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不应把人与科技的关系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两者之间是双向的。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工智能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人的劳动可涉及的领域会发生改变,大部分机器替代了人的某些劳动。郭重庆认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果企业家和科研人员能换个角度思考,利用人工智能,各展所长地联手解决问题,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焕发出具有蓬勃生机的产业活力。将科技看作人的身体的延伸,技术成为身体的一个无机的部分,技术运用得越好,它越是具身化,越是与身体融合在一起,使得人与科技之间才能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