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独立于应试学科之外,与课外知识普及相关联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它具有较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体现了区域的特色和实践的价值,它更强调與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回归到生活,一方面能使该学科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将就如何实现综合实践课的生活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活动;生活化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在培养学习知识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修养。当今的小学生这一代,多半是被家长从小宠爱到大的独生子女,他们较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或者有趣的生活现象,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生活环境更是与自然分离开来。[1]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弥补不足的一个途径,至于如何让这个途径更加有效,就是本文即将要探讨的内容。 一、贴近生活,培养兴趣 新课标改革一直是我们教学模式调整的方向标。新课标强调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着重于兴趣培养。而选取他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内容和问题,由此建立起生活与学习之间的一种联系,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与绿化有关的知识时,我们不妨带领学生在校园里面四处看看。从花坛到操场,从教室到办公室,绿化的影子无处不在。让他们亲自去走一走和看一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一些与绿化有关的知识作简要介绍,最后让学生写成观察感想,这不就很自然地完成了知识传授与知识反馈两大任务吗?课后,再让学生到小区的绿化带里去实地调查一下,感受一下一个小区的绿化工作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与校园的绿化做一个对比,学生也就自然可以发现不同环境下的绿化设施和布局是有差异的。这些在实践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结论,在理论教学中却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达到的,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体现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了。 在生活中寻找理论依据,显然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也比洋洋洒洒地灌输知识来得有说服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量让生活实践多多参与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 二、走进社会,培养实践能力 学校教育仅仅只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纯粹的学校教育会限制学生的视野,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活与社会的途径。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多走出校门,在家庭与社会中开展丰富的活动。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2]生活中的很多有趣现象是课本所无法完全包含的,也是教师无法说清楚道明白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现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美好。再以绿化知识为例子,学生们在实地调查过后会写下报告,报告的内容与可操作性就体现了一种走进社会,培养实践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自接触,还会发现现有绿化措施的不足之处,在报告 中提出意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倡议书投交给小区管理部门或者是当地有关环保部门,展现我们实践探索的成果。当成果有了应用,学生自然就会了解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所在。并且,这种成就感是纯粹的知识学习所无法带来的。 三、紧扣热点,增强责任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由此可见,生活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一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点,我也认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与创造是极其重要的。而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映各种片段,热点也在不断更换。我们的教育要做到不与时代脱节,那就要做到不与生活中的热点脱节。比如近来一些北方大城市深受雾霾的困扰,这其实就是环境热点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拿这个雾霾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让他们在生活热点中体会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不能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找准切入点,提高学习效率 日常生活中每天上演的事件那么多,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一个很关键的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当教师找准了教学切入点,才能做到高效率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一般课程,它的学习效率是在生活应用中体现的。[3]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定在"回归生活",教学内容的切入点也要符合实际生活状况。只有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种教学切入点和思路才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这个舞台不是用来压迫学生学习的,而是要让他们自由地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学生的天性需要被解放,而不是被枯燥的知识所拘束;学生的双手也需要被解放,他们能够创造很多连教师也意想不到的新东西。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让小学综合活动实践课与生活结合,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不要忘了继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孔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08. [2] 沈妮,让生活走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海出版社,2013.02. [3] 丁建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