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一翻日记和读书笔记,发现自己实际上是2019年12月就开始阅读然后2020年1月上旬就读完了的,因为过于懒惰一直没有整理一下记录。本书实际上是挑战所有形式主义经济学(也就是新古典和NIE)的作品,或者说反对更好。 全书开篇提出两个要点:第一,石器时代不是想象中的贫瘠时代;第二,形式主义的一而贯之的理论没法给这种史前分析提供工具,必须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接下来作者运用恰亚诺夫的分析框架把早期民族志描绘的家庭生产模型化了,这就巧妙地把亲属关系这一重要概念纳入了分析的领域,因为亲属关系显而易见是家庭的结构基础。从亲属关系的分析自然可以过渡到政治关系网络,就如同努尔人那类的没有国家的社会政治关系中。因此,相应的,市场、货币、交换、国家,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一一说明。而这一分析方式,恰恰就是波兰尼的嵌入的范式。 接下来,作者从莫斯的《礼物》出发研究了交换。这一方式实质上逆转了从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作家的思路:即从交易出发的交换研究思路。指出(其实波兰尼也说了)互惠而不是互利,才是交换的基础。当代对博弈论和演化的分析已经间接说明,互惠而不是互利,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也就是交易中的基础作用(参见鲍尔斯等,2006)。 互惠而不是互利,意味着交易的基础并非"有用性",也就是所谓"效用",实际上相当于否定了形式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第五章,作者进一步区分了分配和交换,这里需要说明,新古典经济学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分配理论并常常故意与交换理论混淆的。这里,作者还进一步引用了《农业增长的条件》里的结论,把基于血亲的权力—政治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联起来。从而,对基于互惠的交易的范围和局限做了说明:类似于某种差序的生产—分配—交换结构,是建立在距离和亲属关系之上的,这就解释了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市场的形成——这正是青木昌彦要讲的故事。第五章里作者提及一个有趣的观点:内部禁食习俗是粮食贸易的起源,粮食贸易则是最早的贸易形式。可以深入挖掘一下。并提及了东南亚在这一研究中的地位。 第六章有点遗憾,本来从第五章开始,就可以逐步放弃价值论和均衡论,直接一步跨到过程论的市场原理的了,一开始作者也确实从放弃稀缺性和互利假设的角度说明了这一点。并提出了讨价还价这个行为的可能意义。但接下来作者又退回来,重提供求——我觉得这里是作者对自己理论的信心不足造成的——而供求实际上就等于稀缺性和均衡论,这一点斯拉法已经论证过了。因此我们在结论处,遗憾地发现,本书距离一个完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仅一步之遥。 最后要特别提到教主的翻译。太贴心,一些长难句都用注释掰碎了说明。完美体现了教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