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还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因此,教育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过去多年来,以科学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者,但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矛盾的转化,原有的教育软实力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富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而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与任务。但近些年,我们更注重的是教育的实用性,关注点依然停留在分数的竞争上,导致人们跌入升学教育、就业教育的怪圈,这明显不符合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爱心、有尊严感、关怀社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有用的工具或机器。我们要重视人的教育,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人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校教育不仅要在学生心中种下知识的种子,还要植入最朴素的科学精神。曾经在南开中学任职的化学教师郑新亭经常对学生说:"科学领域内现在仍不为人知的东西很多很多,任何一个问题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在这样的科学精神熏陶下,该校40%的学生从事的都是与化学有关的事业。 我们要继续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突破"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人才选择困境。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其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 我们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自学意识,不断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校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踏上一条塑造健全人格的道路,发掘他们天赋中最有创造力的部分,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成长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传统文件中的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身上都留下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