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孩子告别小心眼


  自己的孩子总是小心眼,这让家长很困恼。如何让儿童宽容待人呢?其实,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从小就教育培养儿童学会宽容、大度是格外重要的事情。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很严重。当爸爸妈妈疼爱、表扬别人时,宝宝往往就会表现出不满、哭闹等行为,这也是一种小孩子的嫉妒心里吧。这是一种渴望爱、渴望关怀的举动,宝宝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求安全感。我从布奇系列书《妈妈是我的》中,受益匪浅。一起分享、探讨如何正确排解宝宝的嫉妒。
  《妈妈是我的》讲的是布奇,看到家里来了个小表妹丫丫,妈妈抱着丫丫给她讲故事,和她一起堆城堡,让她玩布奇的波波熊,并且夸她聪明,布奇的小小"嫉妒"心很快的被点燃了,夺过丫丫手里的波波熊,并把她推倒了在地,并委屈的说"波波熊是我,妈妈是我的",然后跑了出去,委屈地大哭,认为妈妈不再爱他了。一直到了太阳下山,妈妈和丫丫找到了布奇,妈妈告诉布奇"你永远是妈妈的好宝贝",丫丫也拿了蛋糕给布奇吃。布奇也很不好意思地把波波熊让给了丫丫玩。
  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宝贝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宝贝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如果宝贝的嫉妒情绪过强,妈咪就有必要对宝贝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宝贝克服他的嫉妒情绪,或者以适当的方式来发泄他的嫉妒情绪。
  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进而调节情绪,是家长帮助2-3岁宝宝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真正帮助宝宝,要从理解宝宝开始。宝宝大概从1岁左右就会开始有这种嫉妒的情感,到2、3岁时会变得比较明显。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是自我中心的,处于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他通过把自己和其他人做比较来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
  因此,爸爸妈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危及"到宝宝的"中心"地位时,宝宝的内心中就会产生极大困扰,引发种种不安、烦恼、痛苦的"嫉妒"心理,表现为愤怒、哭泣、闷闷不乐的情绪,甚至会情绪失控产生对抗、争斗或侵略性的"武力"行为。
  您了解了宝宝嫉妒的原因,就会尊重宝宝的情绪及行为表现。这一点对您的宝宝很重要,否则会产生进一步的"心理困扰",同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关注宝宝内心的需求,在宝宝有情绪时不要斥责,也不应该回避,用智慧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耐心,从平息他的嫉妒心开始,引导他们健康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让孩子告别"小心眼"
  方法1:"柠檬"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柠檬,然后要求孩子们了解它,孩子们可以在地上滚柠檬,也可以品尝或是闻其气味。然后把柠檬集中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孩子们找出自己刚才玩的那个。
  虽然有些柠檬脏了,弄瘪了,还有些上面有牙印,孩子们还是会认为自己的那个是最好的。
  提示:把柠檬皮剥掉,再让孩子找出自己的那个柠檬,这时孩子便无法辨认了。这个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人的外表存在差异,但内心都是一样的。
  方法2:分析特征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与其他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别的小朋友可能比他矮、稍稍有些胖、戴眼镜、不擅长踢足球等,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比较。
  提示:告诉孩子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征。有些人会因为看到别人与自己的差别就认定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但事实并非如此,也不应该这样认为。
  方法3:实例讲解
  父母可以通过发生在社区中的一件事,或是电影中描述的某个场景作为教育契机,与孩子讨论缺乏宽容行为的危害。
  提示:可以在旅游途中,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展览馆,或是和孩子一起欣赏路边特色建筑的圆角屋顶或彩色玻璃,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社会交往。
  当孩子遭遇偏见
  1、确保孩子的安全不受威胁,并强化孩子的意识,让他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是错误的,会得到纠正;
  2、培养孩子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好心理准备,教他学会一些措辞,例如"以后别这么叫我,这不是我的名字"等。
  当孩子中伤别人
  1、立即上前制止,告诉孩子,父母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并会严肃地对待这件事;
  2、帮助孩子分析这种偏见或成见为什么是错误的,并帮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3、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总结:做为家长就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宽容大度的待人,当孩子欺负或者中伤别人的时候要立即的阻止。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网站目录投稿:问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