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燕云十六州,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啊,很多势力为了争夺这个地方可是争的头破血流,而且北宋为了把这个地方收回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依旧没有收回。那么这个燕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争? 1、燕云十六州到底是什么地方 那么这燕云十六州是指什么地方呢?"燕云十六州"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指的是:燕(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一共十六州。 其中的燕(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州、儒州、妫州、武州、新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 这燕云十六州,是现在的哪里呢?简单说,就是现在的整个河北和山西北部。说具体点,这十六州所指:幽州,今北京市。蓟州,今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县。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涿鹿。妫(音归)州,原属北京怀来,今已被官厅水库所淹。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山西灵丘。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州,今山西朔县。 2、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争夺此地 2.1、地理优势 那么,北宋王朝为什么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呢?前面已经说过,因为燕云十六州为险要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致使中原门户大开,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大片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面前,不仅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而且给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2、政治价值 首先,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它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丢掉了燕云地区,不仅使北部地区无险可守,而且也无形中等于自动放弃了对东北大片领土的控制权。 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载:"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这段话,形象地阐释了燕云十六州战略位置、以及对一个政权来说政治上的重要性。 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和天然屏障。一方面,在国力昌盛的时候,燕云地区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可以用作战略大本营来使用。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阵地,可以作为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区"。燕云地区北部的万里长城,与长城五关构成了牢不可摧的人工防御战线。当年,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2.3、国防意义 首先,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 燕云十六州的西部,就是现在的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山脉连绵,山高林密,地形非常复杂。这一呈现东西狭长的地区,形势非常险要,自古就是一道军事天险。 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纵横交错,是战争年代兵家必争之地。从空中俯视燕云十六州,即可一目了然地看出来,燕山山脉、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的北部。如果燕云十六州没有丢失,那么,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这一狭长地域,即被阻隔下来,无法南下中原腹地。也就是说,巍峨险峻的山脉,使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成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南下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