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师节,济南高新区1700多名教师收到了一份最昂贵的"节日礼物"。他们放下教师编制,加入到基础教育集团,成为了一名"集团人"。据悉,岗位聘任是济南高新区为打造高新教育品牌而实行的一项重大教育系统改革,这也是济南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9月13日齐鲁壹点) 这一重大举措,被媒体称为打响了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的"第一枪",将教师脱编入岗,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回想2002年刚参加工作时,我所在那所学校的校长时常跟老师们谈起关于教师管理上的一个大胆创想:一是全乡中小学校长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全乡中小学老师都可以报名参加竞聘;二是全乡各中小学的教师岗位由校长与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行优绩优酬,多劳多得,每个学校的教师年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乍一听,确实觉得校长太天真,置于今天,惊叹其远见。这也说明,多年以来,对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教育管理体制弊端,有很多来自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在思考如何打破。 站在学校管理者角度,济南高新区1700多名教师打破"铁饭碗"变为"集团人",这就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来源,但在目前的事业单位体制下,于教师管理而言,学校管理者往往只有督促老师的权力,而无惩戒教师的权力。校内一些教育教学活动效率不高,教师们失去了奋进的动力。 都说教育是个良心活,但校园内养尊处优者和慵懒散漫者大有人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教育管评办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真正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还是要赋予学校对人事的管理权。在灵活的淘汰和进退机制下,教师队伍会流动、盘活,不仅整个师资队伍会被不断优化,也会使学校管理当中存在的许多棘手问题得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对于习惯了"旱涝保收"的教师来说,放下编制,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教师终身制。不过目前来看,济南高新区1700多名教师是自愿打破自己的"铁饭碗",所以,他们在心理上还是认同这项改革的。脱编入岗,优绩优酬,多劳多得,这也是对教师个人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在效能、效率、效益的管理制度下,能促使广大教师摆脱四平八稳的姿态,树立不进则退的思想,也迫使教师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济南高新区打响的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的"第一枪",有必要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研究机构及学者的重视,虽然改革成效有待观察,配套措施有待跟进,但对广大教师而言,这项改革传递的信号却很明显——要想真正在改革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必须努力提升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