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择在业绩向好时转型?转向哪里? 转眼间硅宝科技(300019.SZ)已经在创业板度过了五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在这五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过程当中,硅宝科技为投资者奉献的是业绩连续增长的佳绩。 2014年,硅宝科技净利润约有14%的增长,而就在此时,公司决定转型。为什么要选择在业绩向好时转型?转向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英才》记者专访了硅宝科技董事长王跃林。 业绩坚挺 2015上半年,硅宝科技业绩依旧增长。每股收益增长幅度仍然接近10%。要知道,得到这样的增幅是在上半年完成每10股派2元(税后1.8779元)转增10股的基础上。看营收增长就更明显,2015上半年,硅宝科技营业总收入增长16.34%,依旧远远高过同行。 王跃林认为,虽然目前看业绩不错,但硅宝科技要未雨绸缪。 "广州等地区的同行业的企业业绩起码下降了30%,之所以硅宝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业绩依然保持坚挺。硅宝科技首先有品牌,其次有非常好的销售渠道,第三是产品质量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准。靠原有业务已经不可能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了,所以我们必须进行转型。"王跃林向《英才》记者解释为什么要在业绩稳健增长的情况下选择转型。 既然已经定下了转型的目标,那么转型的方向就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硅宝科技之前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有机硅室温胶。下一步他们是否会改换门庭、完全放弃原来的主营,或是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可以看出,硅宝科技现有产品及服务为:建筑类胶、工业胶、设备收入、偶联剂及其它产品收入。最容易让投资者想到的转型方向就是在工业胶领域进行大的突破,或者在建筑胶领域实现某种程度的垄断。 "建筑胶这个领域我们是不会放弃的,这是我们吃饭的保障。工业胶有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太小,利润虽然高,但是总量不行。"王跃林称,现在转型的最大问题就是还没找到能够与建筑相匹敌的市场,以使硅宝科技将产品线完全转过去。 所以,硅宝科技转型方向不仅仅局限在工业胶方面。王跃林表示,公司加大了在其他领域的布局,比如进入和高分子相关的新材料领域。"当然如果有在本行业能加强相对垄断,硅宝自然也不会放弃。" 王跃林对硅宝科技的转型成功很有信心。当《英才》记者问他怎样才算转型成功时,王跃林坦言:"未来几年,如果建筑胶在主营中所占比例下降到50%以下,那么转型就可以说成功了,如果还是占比达到七八成,那么就是不成功。" 资本推进 王跃林对于转型规划的路径中有两条都要通过资本途径实现。其一就是并购,其二就是设立产业基金。 毫无疑问,并购是上市公司一个主要的外延式发展路径。既然有了这条路,那么为什么又要引入产业基金这个渠道呢?王跃林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并购企业规模较小,年利润数字不大,而且未来情况还有变数,放到上市公司不是很合适。这种情况下,利用产业基金对其进行投资,在过后的几年中加以培养,如果不断壮大,达到了上市公司并购对象的要求,那么此时再装进上市公司,则是多赢的结果。 因此,产业基金对于硅宝科技的转型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硅宝科技的产业基金实行的是"双GP"模式,硅宝在项目及管理上与基金协商,增加了产业基金运作的可靠性及行业专业性。这在一定程度实现了投资的较高"成活率"。 潜在并购对象标准可能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内容。王跃林分产品和收益两个角度为《英才》记者解读了这其中的要求:首先从产品角度说,并购对象可以是同行业的,这样可以加强原有行业地位,另外并购对象是高分子新材料,而非上下游产业,硅宝的上游产能严重过剩;其次从收益角度看,所并购对象年利润要达到3000万以上,毛利率不能太低,至少要在20%以上。 另一个让资本市场疑惑的是为何硅宝科技7月的定增只有"自家人"参与? 王跃林表示:定增金额比较小,总募资不超过5000万,自己人可以比较快的完成定增事宜。对于外部资本,王跃林并不排斥,并且欢迎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以后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