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杀小队》横空出世,吸引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然而有多令人期待,评价就有多惨。 虽然评价不高,但是却捧红了小丑女这个角色。 标志性的双马尾、迷人的彩色烟熏妆、狂拽酷炫的服饰、霸气的棒球棒…… 当年《自杀小队》还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化妆和发型设计奖,还掀起了全球Cosplay热潮。 即使在今天,每年万圣节都能看到许多小丑女的身影。 这种装扮效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毕竟,玛戈特·罗比的小丑女达到了人与角色合一的境界。 估计没人会想到,仅仅四年后,就可以看到小丑女的独立电影。 更重要的是,四年前的那场戏剧性的一幕又上演了。 在上映之前,它只是通过预告就吊住了观众的胃口; 上映后,票房口碑却双双遭遇滑铁卢。 难怪有人称之为"年度最受期待的烂片"。 不过真的那么糟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哈莉·奎因:猛禽小队》 Harley Quinn: Birds of Prey 2020.2.7 美国 看标题和海报。你大概就可以猜到大致的剧情了。 大致有两点可看。 一是之前是配角现在顶住C位,首次挑起大梁; 二是新成立的团体跟随主角暴力对抗。 乍一看,似乎很有趣? 那具体都发生了些啥呢? 让我们从哈利·奎因开始。 故事开始哈利就因为她和小丑那该死的爱情摊上事了。 从哈利在自杀队的记忆中,我们可以大致拼凑出她和小丑的爱情史。 在她成为小丑女之前,她是阿卡姆疯人院的精神科医生,但她被小丑疯狂的个性所吸引。 就这样,她从医生变成了痴迷小丑的病人,疯狂地爱上了小丑。 她不仅帮助小丑逃离疯人院,还一起成为了邪恶的高谭国王和王后。 ACE化工厂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哈利的肤色和标志性的红蓝发色也在此漂出来的。 浪漫? 也许哈利是这么想的。 但其实一点也不。 不仅不浪漫,而且病态。 虽然电影里没有这样说,但哈利对小丑来说,总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可以说,哈利一直生活在小丑的阴影下,是小丑玩弄鼓掌的附属品。 甚至可以说哈利没有小丑就一无是处。 不相信吗? 电影的开头讲述了这个故事。 是的,电影一开始,哈利就被甩了。 失恋后的哈利,陷入了一段抑郁期。 像大多数失恋的女孩那样。 封闭自己,剪掉长发; 购物!暴饮暴食! 痛哭流涕! 当然,像哈利那样的霸气,我们怎么能就这样自暴自弃呢。 没过几天,她就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江湖。 搞搞破坏,去夜店,当恶霸。 因为别人不知道她和小丑分手的消息,她可以继续做她想做的任何事。 只要她是小丑的女朋友,她手里就有肆无忌惮的底气。 因为整个哥谭市都会敬她三分。 但是! 她怎么能像言情电影中的女主角那样躲在一个男人后面。 所以当她听说别人贬低自己后,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要和小丑决裂了! 然后,她炸毁了ACE化工厂,砸毁了那个见证了她对小丑的爱的起点。 向全世界宣布她和小丑正式决裂。 这是一个漂亮的举动。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此举也让她自己被列入了猎杀名单。 没有小丑的保护,黑白两道都开始找上门来。 警察,想抓她; 其他人想杀了她。 具体怎么化解危机,留给大家自己去看。 接下来的内容跟猛禽小队有关。 猛禽小队,一支临时的女子队伍。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能力。 有能力突出、事途不好的女警察; 表面温柔、身手不凡的女歌手。 神偷女孩。 被灭门的前黑手党老大之女"女猎手。 这批有自己特点的女人将踏上用暴力反对暴力的征程。 原则上,这个设置还不错。应该很有趣。 它和"扑街"这个词完全不匹配。 确切地说。 它要卖点有卖点,它要燃点有燃点。 哈里性格古怪,不按常规打球,就已是最大的卖点。 整部电影的颜值、搞笑、动作和感人的场景几乎都是她一个人顶上的。 此外精彩的格斗戏必不可少。 加上绚丽的色彩,恰到好处的音乐 整体的视听效果也不错。 另外,一些彩蛋也很有趣。 例如,处于危险中的哈利不忘偷包; 《自杀小队》 《哈利·奎因:猛禽小队》 还有恶搞的"华金版"小丑; 还有关于重启版《蝙蝠侠》戛然而止的秘密。 这些元素真的很棒。 但这些就已经是所有的看点了。 酷归酷,但是经不起推敲。 总而言之,这与之前的《自杀小队》问题几乎相同。 叙事混乱,情节薄弱,角色空洞。 华纳似乎没有从以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我们不得不说,仅仅靠遵循了哈利的叙事,我们很难找出我们想看的地方。 那些充满漏洞的情节和没有灵魂的角色真的很难吸引人。 例如,为观众所诟病的"抢钻"。 大反派"黑面具"得到了一颗宝钻,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有了它,就会得到无限的财富。 按照正常的思维,即使你拿到钻石时不需要专门的汽车保镖护送,至少你得锁上密码箱之类的东西。 但你看这些大坏蛋是怎么做的。 直接派了两个人。还没有武器.....这放在游戏里就是赤裸裸的演员。 并且其中一个人还是刚刚升职。不知道这个事情。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便衣警察。 我不知道这个翻拍是单纯?还是愚蠢? 小偷不偷你,该偷谁? 果然,钻石一到手就被偷了。 至于被偷的过程,更是无言以对。 他们拿到钻石后不仅没有藏好。甚至只是把它放在口袋里。 看看这个迷人的姿势,仿佛是怕小偷不会偷他的。 看看小偷那边。她偷了钻石。 还一路去偷。 你偷钻石,你也有一些技巧。 但你下面这波操作,是把我们的智商摁在地上狠狠摩擦啊。 就跟商量好了一样。 我要偷走你。你得假装没看见。 真的把观众当傻瓜了… 类似的情景还有很多,就不多提及。 我们接着聊聊人物塑造,说实话这部电影有点不讲究。 可以看出,这部电影是要走群像的模式。 虽然小丑女很受欢迎,但这是第一次扛大旗,华纳也难免担心她撑不住整个观众。 因此,她只是给了一个女团,甚至还给敌人降智打击。 这些还可以理解。 但纵观整部电影似乎改变了口味。 甚至你会发现所有的配角都不够精彩,完全沦为主角的陪衬。 猛禽小队创始人之一芭芭拉·戈登(Barbara Gordon)被直接从影片中拿掉。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怕抢了哈利的风头。 其余的成员,黑金丝雀,直接改族,变成了有色人种,女猎手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部电影有点与众不同。 说这是一部个人电影,里面有那么多不相关的人; 说它是群像电影,配角戏份都很轻。 所以,最后的感觉就是一个词:尴尬! 这不仅是配角的独立故事尬,他们的结合也很尬。 几个互不认识的人,甚至有些怨恨,最后在混乱中组成了小队。 没有情感上的联系,没有默契,更没有任何代入感。 所以这也是这部电影扑街的原因,想要照顾所有的人又不能让别人抢了分头。说实话电影拍成这样一点也不意外。 相比较于漫威宇宙的十年布局而成的完美群像,DC对待电影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只要火了就有续集,否则就会无限搁浅,说是宇宙,倒不如说是一个魔方,看似一体,其实各自割裂。 想要丰富和充实宇宙,就要更多有血有肉的角色填充进去,把不同的个体串联成颜色一样的面。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能期待他们的转变以及新的人物出现。 本文首发自原创微信公众号:影视攻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