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雍正 仿哥釉鹿耳壶 高42.7公分。此件仿铜器壶的造型,为口宽、颈直、腹鼓之扁壶。以模成型,器分前、后二片,高台圈足亦以前、后二片接台而成。由颈至腹下,有直条横带以钉扣错成套带式的凸印纹。这种纹饰衍自于古代用绳索、皮带套于壶罐等器身,将其悬于壁或梁间,以保存食物。这种痕迹成为装饰,以至于后来在商周铜器的罍、壶等有时会见到这理装饰,此件瓷扁壶亦忠实地模仿。壶颈两旁有鹿首为耳,以立体造形颇生动。全器施灰青釉、开片纹,纹线以人工处理成灰黑色。足底平、露胎,有施铁水,烧成褐色足。这种灰青釉、开片、铁足被称为哥釉的特色。高台足内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篆字款。 清 雍正 哥釉双耳万代瓶 高46.3公分 口径20公分 底径27公分。仿铜器壶造型,直口,短颈,双兽首环耳,斜肩,圆腹,外撇圈足。范模成型,前、后二片接合而成。由颈至腹下,有如直条横带以钉扣错成套带之凸印纹。全器施仿哥釉,呈灰青色,釉面有灰黑色开片纹。圈足施酱褐色护胎汁。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 雍正 茶叶末釉瓜棱瓶 高22公分 口径7公分 底径9.7公分。此件作品造型似橄榄,但因器身削成凹凸起伏之棱瓣,遂有瓜棱瓶之称。全器罩施绿色系之茶叶末釉,足底缘加涂褐色护胎釉,底心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篆款。依据《景德镇陶录》的记载,康熙御窑厂产烧之单色釉以蛇皮绿、鳝鱼黄、吉翠和黄斑点等四种最为人所称道。只是传世康熙御窑鲜少出现蛇皮绿和鳝鱼黄两种釉色,但对照〈陶成纪事碑〉的记载,又得知雍正官窑曾仿烧康熙单色釉瓷器,故而此品器或能将之看成是对康熙蛇皮绿瓷釉的临仿而来的变化。 清 雍正 仿哥釉暗环瓶 高22.5公分 口径11.7公分 底径11.3公分。圆口外侈,束颈,双耳暗环,丰肩下敛,至底部处外撇成圈足。整器施罩青釉,满布透明与深色开片纹。圈足露胎涂褐色汁一圈,足内有青釉地青花「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雍正 天蓝釉小缸 高12.7公分 口径18.5公分 底径10公分。唇口,深壁,腹略鼓而下敛,平底内凹成足。全器罩天蓝色釉,釉色匀淨柔润,足底一圈无釉,器底青花「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康熙 鸡油黄大碗 高17公分 口径38.3公分 底径16.5公分。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黄釉,釉色匀淨,圈足露胎一圈,上略见黄釉流淌。圈足内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 清 雍正 螭耳扁瓶 高50公分 口径9.3公分 底径16.5公分。四瓣花形扁口,束颈,双螭耳,腹壁略鼓,作四瓣花形,四瓣花形足。整器罩青釉,釉色凝润,有开片细纹。足刷褐色汁,内青釉地青花「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清 康熙 青花山水长方花盆 高22.2公分 底径16.5公分。方口折沿,四角内委,深壁略下弧,四如意云头形足。折沿上绘桃叶桃实,器四壁皆以山水景致为饰。地外露胎,有二圆孔。折沿有青花「大清康熙年製」横楷款一行。 清 雍正 积红玉壶春瓶 高31.6公分 口径8.5公分 底径12.1公分。侈口外撇,束颈硕腹,圈足略外撇。整器施积红釉,釉色匀亮,器内白釉。圈足露胎一圈,足内白地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製」双行六字楷款。 清 康熙 郎窑 祭红瓶 高14.5公分 口径2.7公分 底径3.7公分。圆口有唇,长直颈,鼓腹,圈足。器内白釉,器壁红釉,发色不匀,近足处有黑色斑。圈足内白地青花「大明宣德年製」三行六字楷款。 清 雍正 仿钧釉兽耳弦纹瓶 高26.1公分 口径10公分 底径11.2公分。尊侈口,短颈,斜肩,圆腹,平底,矮圈足。颈肩处饰凸起弦纹两道,两侧贴饰铺首衔环,器底刻「雍正年製」双行篆款。全器内外施紫红色仿钧釉。虽然档案记事中并无出现关于此品的造作记录,但是雍正三年和六年(1725、1728)的档案显示雍正皇帝相当注意钧窑瓷器,他先请宫中文物专家辨识清宫旧藏钧窑瓷器,再下旨仿烧钧釉作品。而且时间点远比雍正七年(1729)唐英派吴尧圃探访钧窑故乡为早,故可将仿钧窑和钧釉作品置于内廷恭造下之仿古系列来理解。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或因施釉或烧造过程之流淌变化之故,釉表出现深浅色层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或因施釉或烧造过程之流淌变化之故,釉表出现深浅色层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或因施釉或烧造过程之流淌变化之故,釉表出现深浅色层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因釉层较薄,故颜色较浅。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径3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本器釉色较均匀,呈暗红色,于颈部出现绿釉斑点,器表略有深、浅不同的斑点。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或因施釉或烧造过程之流淌变化之故,釉表出现深浅色层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鲜红。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9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或因施釉或烧造过程之流淌变化之故,釉表出现深浅色层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径3.3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因釉层较薄,故釉色浅淡。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3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鲜红,釉色均匀,于颈部出现绿釉班点。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鲜红,釉色均匀,于颈部略有一圈白色,出现绿釉斑点,器腹下端也略有绿釉斑点。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8公分 口径3.3公分 底径12.2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颜色偏浊,釉表出现深、浅不同的斑点。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6公分 口径3.3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暗沉,因釉层厚薄不一,故呈色亦有深浅的变化。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7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颜色鲜红,釉色均匀。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红釉暗花龙凤纹太白尊 高8.5公分 口径3.2公分 底径12.5公分。小口微侈,短颈溜肩,广腹平底,底部内挖成圈足。器身罩施铜红釉,呈紫红色,颜色略暗偏浊,釉表出现深、浅不同的斑点,下缘部分呈绿色。腹部刻划团龙凤暗纹三组,口沿、器内及底部施白釉,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太白尊为康熙时期文房用具组件之一,作为水盂之用。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 高7.2公分 口径16公分 底径6.2公分。口微撇,深弧形壁,矮圈足。器表以青花描绘缠(转)枝番莲纹,下缘绘一周莲瓣纹,圈足亦绘有双圈边饰。口缘内外各绘有双线边饰,碗心绘单朵番莲纹外加双圈,圈足底周缘露胎,胎质细腻淨白,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 高7.5公分 口径15.7公分 底径6.3公分。口微撇,深弧形壁,矮圈足。器表以青花描绘缠(转)枝番莲纹,下缘绘一周莲瓣纹,圈足亦绘有双圈边饰。口缘内外各绘有双线边饰,碗心绘单朵番莲纹外加双圈,圈足底周缘露胎,胎质细腻淨白,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 高7.2公分 口径16公分 底径6.2公分。口微撇,深弧形壁,矮圈足。器表以青花描绘缠(转)枝番莲纹,下缘绘一周莲瓣纹,圈足亦绘有双圈边饰。口缘内外各绘有双线边饰,碗心绘单朵番莲纹外加双圈,圈足底周缘露胎,胎质细腻淨白,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青花缠枝番莲碗 高7.2公分 口径15.8公分 底径6.3公分。口微撇,深弧形壁,矮圈足。器表以青花描绘缠(转)枝番莲纹,下缘绘一周莲瓣纹,圈足亦绘有双圈边饰。口缘内外各绘有双线边饰,碗心绘单朵番莲纹外加双圈,圈足底周缘露胎,胎质细腻淨白,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雍正 仿钧釉弦纹瓶 高43.5公分 口径11.5公分 底径17公分。瓶作洗口,细长颈,圆腹,平底,矮圈足,圈足两侧各开挖一对称方形繫孔。器表施仿钧红釉,釉层出现自然流淌变化的痕迹。口沿釉薄处则显现红、紫、褐三色交错的釉彩。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褐色。底施酱釉,模印「雍正年製」双行篆款。全器自颈部、颈肩至圆腹共装饰有弦纹六道,故称之为弦纹瓶。 清 雍正 霁青玉壶春瓶 高28.9公分 口径8.5公分 底径11.3公分。撇口,直颈,溜肩,垂腹,矮圈足。器表施霁青釉,器内与底施白釉。圈足足底周缘露白胎,胎质洁白。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雍正 青瓷贯耳穿带盖瓶 高16.2公分 口径4公分 底径5.2公分。直口,斜肩,敛腹,两侧贴饰四繫状环耳,高圈足外撇,足上有二个长方形穿孔,带圆钮穹顶形子母口盖。全器施青釉,平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底施白釉,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 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纹盖罐 高13.2公分 口径3公分 底径8公分。敛口,斜肩,直长腹下缘微敛,矮圈足,带平顶盖一。器表以青花釉描绘折枝花果,肩画如意云头纹一周,底边饰一周莲瓣纹。盖面画朵花、边缘亦饰如意云纹。圈足足底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二行六字双圆圈楷款。 清 雍正 青瓷观音瓶 高38.1公分 口径10.2公分 底径10公分。撇口,长颈,斜肩,斜腹,矮圈足。全器施青釉,釉色浅淡,平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浅褐色,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 雍正 青瓷絃纹瓶 高31公分 口径8公分 底径11.5公分。撇口,长颈,溜肩,敛腹,矮圈足。全器施青釉,形仿宋代官釉,釉表有粗疏开片纹,颈部至肩部装饰等距相间的弦纹六道。足底周缘露胎,加涂黑褐色铁汁,呈铁黑色,底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 康熙 黄釉暗龙碗 高7.5公分 口径12.3公分 底径7公分。敞口,深弧形壁,矮圈足。全器施黄釉,釉色浅淡,釉层均匀,圈足处略有积釉,呈色较浓,碗心饰划花龙纹,外壁饰划花穿花行龙纹,圈足 旁饰海水江牙。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碗 高7.5公分 口径16.2公分 底径6.3公分。敞口,深壁,矮圈足。全器施黄釉,光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处略有积釉,呈色较浓。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碗 高7.5公分 口径16.3公分 底径5.5公分。敞口,深壁,矮圈足。全器施黄釉,光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处略有积釉,呈色较浓。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碗 高7公分 口径15公分 底径6公分。敞口,深壁,矮圈足。全器施黄釉,光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处略有积釉,呈色较浓。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清 康熙 黄釉碗 高6.8公分 口径15公分 底径6公分。敞口,深壁,矮圈足。全器施黄釉,光素无纹,釉层均匀,圈足处略有积釉,呈色较浓。圈足足底周缘露胎,呈白色,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製」二行六字双圈楷款。 版权声明:本文为递美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