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成语教学法探析


  摘要:在中国的汉语言文化中,成语是汉语言文学中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历史长河所凝聚的瑰宝。随着经济与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成语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而今,在多个版本的小学教材中成语教学中均备受关注,尤其是在苏教版小学教材中成语的运用与积累更加突出。
  关键词:小学;成语教学;案例分析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是相沿习用的一种极具表现力,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意义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特征。它来自源于神话寓言、历史典故、诗文语句、俚语和俗语等,大部分成语由四个字构成。由于成语的结构紧密,言简意赅,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于这一独特的教学内容,如果设计精当,就会深深吸引学生,反之,则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切实有效地开展成语教学是继承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领悟教材意图和成语内涵的基础上,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成语教学活起来。
  一、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成语的办法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成语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具体、形象,这一特点决定了成语教学必须坚持直观性原则。因此教师在实施成语教学时,要把成语含蓄凝练的内涵,生动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积累。如欢天喜地、高歌一曲等,可以直接通过图片、动作、表情来形象地帮助学生内化。
  2、情景性原则。有些成语的教学可以借鉴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成语。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文本,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生成体验。
  3、生活化原则。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我们要带领孩子深入取之不尽的知识的源泉――大自然中去,在果园里、森林里、河边、田野,跟孩子们一道学习词语……"是的,只有让成语教学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成语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吸引我们的孩子。
  三、成语教学特点
  1、主动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抽象、理性,成语教学更是如此。不能落入"读读、查查、背背"的老套子,必须走主动性、趣味性的教学之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这一特点。创设情景,虚拟空间,开展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预设,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亲身感受成语,使成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2、多元体验。体验就是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物的过程。当前的成语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而忽视精神的构建;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情感的体验。我们必须除去这一陋习,借体验把生活融进教学,把多元感受融进教学,促进学生主动体会,深刻感受成语的博大精深,从而形成学生学习成语的内驱力。
  3、交往互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参与者,当前的成语教学缺少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依然停留在传授―接受的层面,课堂气氛不好。因此,交往、互动应该成为成语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注重师生角色转换,从而打造成语教学的活力课堂。
  四、成语教学的方法
  1、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2、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用成语联想去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3、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培养其变通力。
  4、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成语的魅力,往往表现在它对生活凝练的反映能力上。当下使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运用了许多成语,因而成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成语教学要联系生活情境、学生实际,引领学生切身感受成语的精妙,并真正实现成语对学生精神文化的构建,学生识记成语、积累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刘辰洁.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2014,(11):84-86.
  [2] 郑巧君.让孩子浸润在成语的芬芳里――小学成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0,(3):62.
网站目录投稿: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