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规范考试要在落实上下功夫


  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对规范课程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规定,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各区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超过本年级的30%。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落实"双减",关键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无论是校内作业,还是校外培训,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学校一次又一次组织考试,不仅在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和竞争压力,也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并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学生的负担——刷题和补课。推动"双减"落地,要减少校内作业、取消学科类校外培训,还要规范考试,以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和家长的焦虑。
  当前,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中考和高考,这种压力直接来自于学校、教师。为提高教育质量、检验学生成果,学校会组织的大量常规性考试——期中、期末、单元考、月考甚至周考。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考试的功能也严重异化,由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实施教育教学诊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依据异化为学生之间的比较和竞争。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文件,并对考试次数进行了明确规定。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明确,要坚决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但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规定熟视无睹,以调研性监测等为借口组织考试,致使"减负"流于形式。
  上海出台文件,对各学段的考试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具有极强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也有助于"减负"工作的落实。但是,出台文件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不打折扣,不走形式,极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
  其次,要解决质量效益问题。不组织考试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要将监测对象由学生变为老师,通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规范教学辅导等一系列措施,向课堂要效益,向教师要质量,而不是用考试检验教学质量。
  再次,要解决督导评价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规定,对学校实施随机督导,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现场观察等形式,全面了解学校落实情况。如果发现违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约谈学校负责人。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价,要全面考察学校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成效,而不是仅凭分数衡量学校教育质量。
网站目录投稿: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