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夏、秋三个季节相比,对于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来说,冬季是一个重在孕育的时节,节日活动相对举行得少一些。但对于一些民族而言,其传统历法上规定的年节往往是在这个时节举行,像傈僳族、羌族、哈尼族等民族的传统年节都是在冬季。另外,由于各民族信仰、历史、文化的缘故,也有一些别的节日被安排在此期间。对此,下文将对这些情况进行描述。 羌族在冬季的十月初一有一个重要节日,叫做"牛王会"。牛神或牛王菩萨,羌语称为"八渣瑟"。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据说是牛神(或称牛王)的生日,要于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并宰羊一只、鸡一只,以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平安。这天,全寨的耕牛都要休息一天。牛王会时,除要让耕牛好好休息外,还要给牛喂以麦面馍馍、玉米面馍馍等食物,以示对牛一年来的辛劳表示慰问,同时祈求牛神保佑今后家畜兴旺。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也是仡佬族的牛王节。居住在贵州遵义、仁怀、镇宁等地的仡佬族,都要杀鸡备酒,以敬"牛王"。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生日,要请求"牛王"保佑耕牛健壮,无病无灾。当天要让牛休息,用上好的青草和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做成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并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看它的影子。然后取下粑粑,喂给牛吃。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放红挂彩,表示祝贺。 瑶族的盘王节是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据说,盘王节是"跳盘王"的发展,是纪念盘王(盘瓠)的节日。此节日的组织形式有以家户为单位的,也有以集体为单位的。在节期上有的三天三夜,有的则会延续七天七夜。节日中,要举行较为隆重的祭祀,祭品包括猪肉、鸡肉,祭祀中要跳盘王舞,唱盘王歌等等。 在贵州,有一部分水族在每年水历四月(相当于农历的十二月)丑日过"苏宁喜",意思是"四月丑日"。苏宁喜节起源于人们对掌管生育大权的生母娘娘"尼杭"(与汉族的送子观音相似)的崇拜。这个节日又被称为"妇幼节",妇女和儿童是这一节日的主角。祭祀"尼杭"由家中年长的妇女主持,祭毕,所有祭品归家中妇女、儿童享用。不仅如此,平常再凶恶的男人也不在这一天打骂老婆孩子,否则就会得罪"尼杭",招来祸患。儿童成群结队,提着小竹篮,唱着歌,挨家挨户讨吉利的饭更是这个节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阿昌族的会街节主要盛行于户撒一带地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举行,目的是喜庆丰收。节日活动的内容主要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和耍白象。阿昌人信仰南传上座部,耍白象是为了迎接他们最信奉的菩萨回到人间。现在,此节已由过去盛大的宗教集会逐渐演变成综合性的欢庆丰收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