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许多文字,标题都是《无题》。这是因为这些文字都是杂乱无章,言之无物的,也没有什么目的,甚至是不假思索,纯粹是头脑中偶然冒出的幻象。它们本不是给任何人看的,只是自我情绪的一种宣泄。 最近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实际上我原来打算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都要写一些东西的,可事情发生之前由于思绪的不定而未写(宝宝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星期就出生了。),事情发生之后由于忙碌(当然这只是外因),还有我突然感到思绪不在那么焦虑与繁乱,心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偶尔泛起的思绪便用几句短语表达出来,却未曾真正的动笔。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事情在发生。在这种事情未发生之前,我们总是心情激动,思绪繁乱,当事情发生了,过去了,我们又将恢复平静和自然。 可为什么现在又动笔了呢?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是由于无聊与懒惰。孩子的起居一天天变的有规律了起来,宝宝很乖,只有在饿了和有粑尿的时候才会哭,他大部分时间是在睡觉。如果我现在是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的话,我是宁可用这宝贵的时间去某个建筑工地上多搬几块砖头,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喝着茶水,听着音乐,写着无聊的文字。虽然可以肯定的说,我是一个要比一般人都要笨拙的人,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结构的道理,我还是懂得的。 提起懒惰,我总是无比的汗颜,它是我的一生之敌。我自以为还没有什么敌人,主要是因为我从不把他人当作敌人。事实上我缺乏竞争性,而且也确实没有什么人做出的事让我感觉仇视。不能说没有一件事让我都感觉不到埋怨和愤怒,但这些事只能影响我一时,通常用不了一顿饭的时间(只有和我最亲近的家里人,有时对我的影响会持续时间长一点点。),我便觉得无所谓了。我与懒惰的斗争从我有意识要自立起就已经开始了。我是屡败屡战,当我意志薄弱时,甚至都缴械投降了,不能说这不是一种放纵。 具体的体现在生活上,我的邋遢基本上是公认的,偶尔强迫自己干净一下,也是感觉很舒服的。在学习上更是如此,用我们搞工程的一句经典语录来说,就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本来近日我是给自己安排很多学习任务的(我已经是慢鸟慢飞了,但逝去的光阴,我从不后悔,我只会继续向前看。至于这是为什么,也许上天垂怜,在我不用为了生活而奔波,在我所掌握的能力可以驾驭我的思想的时候,当然也要给我一点时间,我才会去写一些什么吧。)。可懒惰又让我心绪不宁起来(也可以反过来说心绪不宁使我更加的懒惰。),便只好动笔了。另外多说几句,也许我的同事会说我在工作上还不算懒惰。他们有可能还会认为我是工作狂,因为他们在办公室里很少看到我在娱乐,并且还会埋怨我总是不停的在给他们安排工作。实际上我对于工作也是有懒惰的时候,这一点别人看不出,我自己是会体会到的。这也许是和我的体质有关。在上学的时候,我短跑的成绩还可以,可长跑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有达标过。所以我可以突击性的解决一些问题或是按部就班的谋划一些事情,却耐不住日复一日的劳作。至于我安排同事去工作,是因为我总是可以看到有我们部门应该去做的工作,而只有大家都分担一些,我们所负责的工作才会做好(有些工作并不是一个人不可以做,而是一个人做容易出错。)我觉得自己在好的团队中是可以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在不好的团队中我也起不到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作用。用我最喜欢的篮球运动来类比,乔丹不是人人都能当的,皮蓬也不错啊,当个科尔的角色也很好啊,不过我可不是一个想当饮水机队员的那种人。我也绝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上帝有时就是喜欢让天使和魔鬼分别来侵入你的灵魂。勉为其难的说在工作上我真的比一般人勤快的话,那除了一种职业的责任,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不可缺少的动力当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了(有时就算你自己觉得无所谓,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这也是一种责任。)。 前面说过近日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当爸爸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儿子出世了。我通常喜欢用比喻的方式来解释人生(这是因为我没有能力用确切的语言来解释它。)。我有时会把人生比作一场战争,当然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因为战争是一定会有胜败的,而人生终究要归于死亡。任何人都一样,所以也就谈不上胜败。可当我偶尔有一天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却更喜欢将人生比作一场战争了。一场战争必然要有战略战术。儿子的出世对于我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虽然现在我的心情已经平静了。可不能不说我的人生的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战略阶段。我很庆幸这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成功的完成。如果我对这件事情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我在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我极端的虚伪。而我对于战术上的问题确实放在心上的不多,对于一城一地一时的得失胜败也没有太多的计较(甚至需要必要的忍耐),只要这个战术上的问题是可以想办法进行弥补的。比如,我决定要在35岁之前考过一级建造师。这就是一个战术问题。所以我33岁的时候没考过,对我也没什么影响,说实话就算我40岁时才考过也未尝不可,或者机缘巧合我干脆改行去谋生,那么我一辈子没考过一建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一定会有人说这种思想过于消极,可具有这种思想的人,一样可以去做积极的事情。 至于下一个对于我来说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我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能够达成。希望就如同微弱的烛光,一阵风便可将它熄灭,燃尽了便只剩下灯灰。可生活却因为希望而变得充实,不至于过于空虚落寞。对于孩子自然会有很多希望,可那都是他的命运。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而是一种不足与外人道出的理念。 孩子出生的前后,我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就是读书。当然不是学习,用我奶奶的话说就是"看闲书"。我不喜欢像一滩烂泥似的睡觉,也对各种电子游戏提不起兴趣。去年偶遇语堂先生于一集市书摊,今年遇到的是英国作家毛姆(看的是手机上的电子书)。我总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一本好书,一个好的作家,就如同你的一个良师益友。有些人,有些事总是在偶然之中对你产生必然的影响。任何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也会遇到一些让你无法忘怀的人,还会遇到一些让你刻骨铭心的人,当然幸运的人还会遇到可以与你一生相伴的人(我所指的一生相伴的人,不是平常百姓中甚至有些委曲求全的夫妻,而是真正在思想感情上相濡以沫的人。我此时很想举出一两个例子,却一时想不起来了。)。这些人会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等着你去与他们相遇,也可以说你也是在不自觉中去寻找着他们。他们多少会给你以影响,甚至会改变你人生的走向。你也不用过于在意这些人对你的看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真诚的面对他们(否则就算你遇到了他们,也会是擦肩而过,当然我很相信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虽然人性是复杂的,会有很多的不得已,可真诚的重要是不容狡辩的。 我还是头一次一口气读完了同一个作家的三个代表作品,而且也确实没有哪个作家的作品可以使我有这样的感受。按照我读的顺序这三本书分别是《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当然我并没有说毛姆要比别的作家好的意思。真正的作家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好像你不能说莎士比亚的诗歌比歌德的好,托尔斯泰的小说比巴尔扎克的强,卢梭的思想比伏尔泰的进步。只能说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如果用宗教理论来解释的话。一个人的肉体可以消亡,而灵魂却不死,它飘荡在这世界上,随时会进入到另一个生命的肉体内。所以要是你喜欢巴尔扎克的作品,那么很可能在你汇聚成人形的时候巴尔扎克的灵魂就已经附到过你的肉体内了。而在某个偶然的时刻,你也会意识到原来若干世纪以前,世界上也有这样一个人。 这三本书的体裁都是小说。我通常更喜欢的是历史书,而且我只读国史,对于世界史只是零星的了解,从来没有通读过一本世界史书籍。说实在话,我真正通读过的小说,可能连十部都不到(就算是这寥寥的几本小说里面,还有三四本小说,我是为了训练自己的耐性和意志而勉强读完的。)大部分的小说我看不上几页就没有了兴趣,没有兴趣,就更谈不上有耐性继续读下去了。读长篇小说也确实费时费力。可突然间有一天我感觉到小说这种文体也是有几点好处的。小说的作者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事,说成是别人的事;可以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让别人来说;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让别人来表达(即使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的作家,也可以满不在乎的说,那个"我"不是真的我,他是个虚构的人物。虚伪有时并不是一种罪恶,它就像变色龙一样,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自然本能。)。我想武断的说一句,一切有价值的小说,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自传体。真正的作品并不是要读者去感受什么,而是作者要去表达什么。小说可以款款道来,使用各种铺垫,在不经意间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不似诗歌那样浓缩与奔放,也不似戏剧那样热烈与夸张。 小说有很多种类型,现实的、魔幻的、侦探的、武侠的、言情的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我在这里所谈的也是专指现实主义的小说。前面我把人生比作了战争。我有时也会把人生比作是一本书,而这本书当然是一部长篇现实主义小说。我也很喜欢作家对于生活的态度。他可以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当作是他写作的素材,他也可以为了积累不同的素材,而勇于去体验不同的人生(有时死亡本身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一个人没有体验过他自己完整的人生。)。他可以不在乎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和喜怒哀乐,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些感受,而是他可以将"本我"和"小我"分别来看待("本我"是指灵魂深处的原本真实的自我,"小我"是指受外界干扰而外在表现出的自我。这不是我给出的概念,一本关于灵性的书上是这样写的。)。一个作家总是要有真实的经历,才会写出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作家总是要有真实的观察,才会把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能把妓女的形象描写的活灵活现的作家,要说他没有去嫖过娼,我真的是不敢相信的。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电脑已经修好从沈阳拿回来了,而且手头上还有一本可读的书(当然不是长篇小说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本可以让我有兴趣通读完的小说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时间过的飞快,再过十几天又要回工地了。生活既然在继续,我们就无法停下来。感谢这些无聊的文字,帮我度过了这生命中平凡的两天。 2014年7月20日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