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重要的节日。 道教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源于道家"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道家又将"三元"与"三官"相配,称天官赐福,生于上元;地官赦罪,生于中元;水官解厄,生于下元。汉魏以后下元被其他节日淹没,唯上元、中元传承至今。中元节的风俗长期以祭祀祖灵、驱逐疫邪活动为主。 佛教称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源于佛典《盂兰盆经》记载的目连救母故事。其生死轮回以及亡魂历经苦海的说法对民间影响很大。每年七月十五,庙宇寺观举办盂兰盆斋会,进行所谓超度亡灵、普度众生的活动,南朝梁武帝时已形成规模。 民间称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这是古人鬼魂信仰的表现,民间将七月十五中元节与清明节、寒衣节合称为"冥三节",届时举行扫墓焚纸、祭拜祖宗等活动。 中国佛教借助儒学传统的孝亲礼仪,将七月十五日演化成弘扬佛法的"孝亲节"。山西五台山佛教界七月十五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念经超度亡灵,周围一些信徒和群众纷纷到寺庙摆供、响炮、祈祷,为祖宗赎罪,祝亡人解脱苦难。 很长时间里,山西民间七月十五日的活动主要是上坟、烧纸,祭祀祖先。晋南七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祭品有纸衣、纸钱,还要供馍和素菜。新亡之坟必往坟地里拜扫,老坟则可在家院中神祇前焚香祭祀。晋西北上坟祭祖多用一种被称为"大供"的圆馍,中间染个红点;祭奠完毕返程中在地里挖几株谷子和麻,用绿线纸条缠绕,到家后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第二天移置房顶,根朝里,谷穗露在房顶外,这个仪式称"拣麻谷",俗以为能保佑五谷丰登。 山西各地普遍讲究七月十五放河灯,民间百姓常用木板与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间点燃蜡烛放入河水中。商铺字号则做一只五彩木底纸船,谓"大法船",船上纸扎一人手持禅杖,象征目连僧(源自佛典中目连救母故事,南朝后流传甚广),也有做成观音菩萨的。入夜后将纸船纸灯放置河中任其漂流,人们根据纸灯漂浮情况来推测亡灵是否得到超度,如果灯在水中打转就认为被鬼魂缠住了,灯在水中沉没则认为亡灵得到拯救并已转生投胎,灯漂远或靠岸则认为亡灵已到彼岸世界进入天国了。 晋南汾河及涑水两岸七月十五也曾盛行放河灯,当地河灯多用瓜皮、纸张制作,有油灯也有蜡烛灯。 山西中元节放河灯风俗数河曲为最,晋西北河曲县城紧靠黄河,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七月十五夜,男女老少齐集黄河边古戏台观赏河灯。民间八音会悠长的唢呐声撩开了河灯会的序幕,365盏河灯供放于河神庙前,祭拜仪式后,乐班众人簇拥着主持人把河灯抬上舟船,在司仪火把的指挥下逆水迎风驶向上游,在黄河急流中抛锚停船。当礼炮轰鸣、鼓乐喧天之时,船工开始放河灯。彩灯漂行在水面上,犹如串串明珠闪烁摇曳,又似金蛇银龙盘旋欢腾。河灯带去了后人一片怀祖之情,带来了万众欢娱、群情激奋。 捏花馍是山西中元节的又一特殊习俗,以晋西北最盛。蒸花馍时,邻里相互帮衬,按照家中实有人口(包括出嫁女儿、女婿、外甥等)每人摆一只花馍。摆花馍颇有讲究,给老人摆成"人"形,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给小孩的馍称"面羊",摆成平形,取意羊羔跪下吃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给平辈的称"面点",摆成鱼形,祝愿年年有余。近年来这些讲究不严格了,随人兴趣而至,虎羊猪狗免鸭以及人物造型应有尽有。所有花馍,上笼前巧手揉捏剪切,下笼后精心着色点缀。如今,山西人民已把七月十五日视作吉利吉庆的"面塑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