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大约65%的病人出现痉挛,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但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因此,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十分重要。那么老人中风抽筋怎么办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目前,痉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痉挛的处理多采用跨学科、多专业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治疗、神经阻滞等。 1 物理治疗 1.1 运动疗法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肌痉挛首先应选择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物理治疗。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易化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一直是康复医学治疗偏瘫痉挛的主要方法,也是最基础、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内容包括:①抗痉挛体位的摆放(功能位):包括病人在床上、轮椅、椅子上都要保持正确的体位;②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患侧肢体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每天2次。上述2种方法是处理痉挛的基本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由于肌张力升高和肌肉活动不平衡而发生的肌肉短缩和关节囊挛缩。③被动牵张训练:被动的、缓慢的长时间牵拉痉挛的肌群,可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作用。④手法按摩及空气压力治疗机治疗:手法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瘫痪肢体或用空气压力机治疗,可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肌张力,消除运动后的疲劳。⑤站立训练:可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或平衡杠内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患侧下肢可踩斜板,牵拉小腿三头肌群。每日训练2次,每次30~60 min。 1.2 其他物理治疗方法 ①冷疗法:包括冷水浴、冰袋、冰块等。作用机制是抑制肌梭的活动,降低神经传导及传导速度,增加软组织及关节的黏弹性。开始肢体运动前,可以先进行冷疗,让病人痉挛肌肉放松和缓解肌肉疼痛。②其他疗法:支具、夹板治疗,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技术、针灸等。 2 药物疗法 多数学者认为口服抗痉挛药物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痉挛,如果受累肌群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应用抗痉挛药物。以往治疗脑损伤后痉挛的最常用药物为地西泮、丹曲林和巴氯酚(力奥来素)。最近,替扎尼定、盐酸乙哌立松(妙纳)也被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3 A型肉毒毒素注射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胞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根据毒性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G共7型,其中A型因毒力强,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而被最早应用于实验研 究和临床。肉毒毒素选择性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末梢,减低肌张力,缓解痉挛。1989年被首次证实了其在脑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明肉毒毒素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既可以降低痉挛又可以同时减少残疾。 4 神经阻滞 1993年有学者第一次应用体积分数0.60的乙醇阻滞外周神经,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病人痉挛肢体。近10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用体积分数0.5~1.0乙醇阻滞外周神经治疗脑损伤后偏瘫肢体肌痉挛,证实其为治疗痉挛性瘫痪肢体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同时他们也认为局部注射治疗不能单独使用,需要配合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的治疗。 乙醇溶解术的机制是乙醇使外周神经鞘蛋白凝固坏死,降低外周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和强度,从而抑制了痉挛。在电诊断仪的引导下,应先标记好体表定位,然后穿刺进针,用针电极找到用最小的脉冲电流刺激能引起靶肌肉最大收缩的点后,回抽无血,即缓慢推注乙醇,每点注入1~2 mL乙醇。注射的过程应轻微不断调整针头,保持最大的靶肌肉收缩,直至靶肌肉不再有明显收缩,即可停止注射。多数学者认为疗效持续6个月。神经阻滞术常用于胫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等。 5 手术治疗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 小编提醒,家里有中风的老年朋友们,应及时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本站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保健,在老人生活中如何防止中风方面提高认识,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晚年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