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史记项羽本纪赞原文翻译及鉴赏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②。"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③?何兴之暴也④!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⑤,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生⑥,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⑦,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⑧,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⑨,而不自责,过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释】 ①项羽 (前232—前202):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秦二世元年 (前209),从叔父项梁于吴地起兵反秦。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羽北上救赵,巨鹿一战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王侯。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 (今安徽灵壁南) 突围至乌江自杀。项羽是秦末反秦斗争中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三年而亡暴秦,一度左右天下,但因其本身的弱点和政策的错误,终演成悲剧。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为他立"本纪",放在《秦始皇本纪》之后,《高祖本纪》之前。②周生: 周先生,汉时学者,名字不详。重瞳子: 眼睛中有两个瞳子。③苗裔:后代子孙。④暴:骤然、突然。⑤陈涉首难 (nan): 陈涉,即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首难,首先发难,指首先起义反秦。蜂起: 纷纷而起,如众多的蜂一齐飞出。⑥尺寸: 尺寸是小的计长度单位,所以引申为小,短,轻微。非有尺寸,没有尺寸的封地为根基。陇亩: 田野,这里作民间讲。陇,通"垄"。将 (jiang): 率领。五诸侯: 指除楚以外的其他东方各路起义军,即齐、燕、韩、魏、赵。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项羽灭秦后分割天下,大封诸侯,共封十八个王,因而使国家重陷诸侯割据局面。政: 政令。⑦背关怀楚: 放弃关中形势险要的地方,想回到楚国旧地而建都彭城。彭城 (今江苏徐州),战国时为楚地,项羽当时尚有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之想,所以说"怀楚"。放逐义帝: 义帝即战国楚怀王的孙子熊心,项梁起兵时立他为楚怀王。项羽灭秦后,尊怀王为义帝。项羽自立后,放逐义帝,并暗中令人把他杀死在江中。⑧矜 (jin): 夸耀。功伐: 功劳。奋: 逞。经营: 筹划谋取。这里是取得的意思。⑨东城: 古县名,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觉寤: 觉醒。今作 "觉悟"。
  【译文】 太史公说: 我听周先生说: "舜的眼睛可能是双瞳仁。" 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仁。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子孙么? 为何他兴起得如此迅猛呢? 当秦王朝朝政混乱的时候,陈胜首先起兵反秦,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共同争夺天下,多得数也数不清。项羽虽然没有一丁点封地作根基,却趁着当时的形势从民间起兵,仅三年的时间,就率领五国义军把秦灭亡了,分割天下的土地,封王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 "霸王"。他权倾一时的霸王地位虽然没有持续多久,但在近古以来是不曾有过的。到了项羽放弃关中回到楚地建都,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这时却来怨恨各处王侯背叛他,这就难了。夸耀自己的功勋,专逞个人的才智,而不肯效法古代帝王,认为霸王的事业,想用武力征讨取得天下,五年的时间就亡了国,自身死在东城,还不醒悟,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真是太错误了! 竟然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鉴赏】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是关于楚汉战争的一幅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从历史上说,它最翔实最具体地描绘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悲壮时代;从文学上说,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叱咤风云、生龙活虎的反秦英雄人物形象。
  项羽从起兵反秦到乌江自刎,八年的时间,司马迁选取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件事来表现项羽的一生。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军打败了秦国的主力部队,为刘邦长驱直入地开进咸阳创造了条件。明代茅坤评价巨鹿之战说: "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史记抄》)。
  但项羽身上最致命的弱点一是缺乏政治头脑,二是残暴,三是不善于用人,以至于在鸿门宴上被刘邦及其谋臣牵着鼻子走。自此以后,项羽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坡路,在垓下时,被刘邦及诸侯军逼得山穷水尽而乌江自刎。项羽的一生陡起陡落,令多少人为之扼腕叹息。
  司马迁以一个睿智的史学家的眼光,既肯定项羽的丰功伟绩,同时又对项羽的致命错误作出严正的批评。特别是篇末: "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毫不留情。正如吴见思所说:"一赞中,五层转折,唱叹不穷。"李景星说:"实事实力,纪中已具,故赞语只从闲处落笔,又如风雨骤过,几点余霞遥横天际也。"(《四史评议》)
  字数:1919
  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154-156页.
网站目录投稿: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