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个春天几乎都笼罩在新型肺炎疫情之下。知晓一些基本家庭可用保健穴位,加强自身免疫力,是守护自己健康不错的选择。 大椎、肺腧,防风阻邪 主要功用:防固卫气、阻邪入体 【肺俞穴】中医中,人体肌表有层卫气,由肺统管,是人体保护罩,有"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之说。肺俞穴为足太阳经背部的腧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按摩可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大椎穴】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是驱邪风的最重要穴位,具有清热解表、泻肺热之功效。常按此穴可驱风解热,治疗肺炎有一定功效。还可用风油精搓热大椎,每天五分钟,提升抵抗力。 肺腧、大椎二穴能令身体密布防卫之气,风邪不可侵入。 按摩方式:重搓肺腧、大椎。家人间可相互捶背,推背。 中脘、足三里保中焦,健脾和胃 主要功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通过脾胃的消化与吸收,滋养人体,保障健康。胃经多气多血,通过按摩刺激,使气血旺盛,调动人体五脏六腑和各器官的功能,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脘穴】:人体有四条经脉会聚于中脘,中脘号称为"胃的灵魂腧穴"。温中健脾、和胃消胀、补中益气。对胃痛、恶心、呕吐、泛酸等消化道症状都有良好效果。 按摩方式:中脘、足三里各按揉5~10分钟。中脘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两手掌重叠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摩揉。足三里用拇指或者中指点按,或按揉,因为此处肌肉多,需用力。 扶正升阳,看合谷 主要功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贯通气血,促使阳气升发,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功能。 【合谷穴】:出自《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别名:虎口穴。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用于牙龈疼痛、耳鸣、耳聋、鼻炎、扁桃体炎、视力模糊、痰阻塞、窒息、虚脱、失眠、神经衰弱、痛经、乳腺炎、外感发热、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月经不调、荨麻疹、中风、脱肛、湿疹、痤疮、面瘫、口腔溃疡等。 按摩方式: 拇指屈曲,一紧一松地按压合谷,每分钟约30次,出现酸、麻、胀、痛为宜。 宁心安神,寻内关 主要功用: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胸胁内关谋’,内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医防治各种心脏病的核心穴位。调理血压与心律失常,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按摩方式:用对侧手的四指握住前臂,拇指垂直按压内关穴。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间断地转圈轻柔,直至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的感觉。 强肾健体,找涌泉 主要功用:活跃肾经内气、固本培元、散热生气,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涌泉穴】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的黄金分割点上。经常按摩涌泉,可以强肾健身,益精,降火,防止早衰,延年益寿;临床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按摩方式:推搓、拍打或浸泡 1. 推搓涌泉穴:用左手掌推搓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相反亦同。 2. 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手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拍到脚底有发热的感觉。 3. 浸泡涌泉穴: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可加少许食盐,浸泡15—30分钟。 注: 1)合谷、内关、涌泉搭配使用,长期坚持可促进三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等)功能正常运转,防病保健。每天按压2次,每次5分钟。 2)将内关穴与涌泉穴搭配使用,心肾交会,可滋肾阴、降心火,对于阴虚火旺型失眠有着很好的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