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春节、端午、中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江西地区,旧俗春节活动跨度较长,延续月余,从农历十二月廿四(少数地区为廿五日)"小年"日起,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日止,这段日子统称之为"过年"。从"小年"到"除夕",春节序幕逐渐拉开,之后从大年初一至十五日进入高潮,十五日"元宵节"后为尾声。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在外工作或出门之人,都会尽可能赶回与家人团聚,自古流传"有钱冇钱,回家过年"之说。人们一般从冬至就开始备办年货,如晒制各种腊味、蒸制糯米酒、蜜酒,油炸果子,做米果、冻米糖,炒花生、瓜子、豆子等。自小年起直至除夕这段时间,城镇乡村熙熙攘攘,人们忙于买年画、写春联,制新衣,男子剃头理发等,呈现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初一开始,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还会举行众多的迎新娱乐活动。 小年 也称为"小除"。在江西南昌、九江、宜春、上饶、萍乡、吉安、赣州等地区,"小年日"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抚州一带则基本上是二十五日。这天人们常会杀鸡宰鸭,备酒菜庆祝,俗称"过小年"、"小孩过年日"。这种习俗历史久远,各地的具体活动形式迥异,起源于不同的传说。旧时这天(有的地方如分宜县是二十三日)是"灶君(神)"上天奏报民间日常事情的日子,于是各家各户都会举行送"灶君"上天的活动仪式,晚上家家在灶角墙壁上贴一张红纸印刷的"灶神菩萨",然后把空饭甑放在锅里,甑内点一盏油灯,灶上供祭用碟盘盛装的茶叶、米果和麦芽糖糕,并点燃香烛,灶下烧纸钱,鸣放鞭炮。胶牙糖,用麦芽熬制而成,黏性强,《荆楚岁时记》明确指出胶牙糖的象征意义:"元日食胶牙饧,取胶固之义。"主要是用于贿赂灶神,让灶神吃了它,粘住嘴,上天不说这家人家的坏话,俗云:"糖粘灶神口,免奏人过失",以保佑民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称为"送灶司公上天"。 小年这天也称为"小除"日,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在高安、上高等地还会在当日傍晚请巫祝做法事、上演傀儡戏等,以祈福消灾。景德镇地区在腊月二十四之后有摆设"天地桌"的习俗,桌上摆着瓷花瓶、蜡烛台、香炉和三杯清茶等,祭祀神灵。 小年过后,俗称"纳了年阶",从此日起,家家户户掸尘扫地,通沟排水,抹洗门窗家具,洗涤被褥蚊帐,大搞环境卫生;各家各户开始打糍粑(年糕)、做米果、磨豆腐、碾新米、做新衣、买年画等,人们都沉浸在忙碌而欢乐的准备过年的氛围中。民间的习俗是:"二十四,洗家事(即整理、清洗家具等) ;二十五,打麻糍;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煎东西;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胀得屁呱呱。"但如果是新丧之家,则不扫除、不鸣爆竹。 自此直至元宵节,诸事讲究顺利,说话求吉祥,行动求谨慎。在小年后至除夕的时间里,亲朋之间流行馈送礼品,称为"送年";嫁女之家要给出嫁女儿送果饼等,称为"逻年"。出嫁女儿在娘家居住的,小年后则要回到婆家去,不能再在娘家居住。 除夕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大月为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俗称"年三十"、"过年"、"过大年"、"除日",这天晚上称作"除夕",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古老节日。旧时,贫家负债者,躲债在外,除夕深夜方敢归家过年,故又称"年关"。 在这一天,农家迎接灶神(有的地方称为"司命娘娘")下界一同过年,意为"下界降吉祥",保佑民众全家平安。白天,各家各户宰杀鸡鸭,打扫灰尘,粘贴"门神"、"花笺"、"春联"、"年画",人人洗澡换衣,除旧更新,备三牲酒礼,挂祖像于厅堂之上,焚香鸣爆,敬拜天地、神佛、祖宗。点灯时分,合家"团年",全家围坐在一起聚餐欢饮,谓之"吃团圆饭"、"公婆饭",是为全家人最丰盛的一顿饭,有的还会给未及回家团圆的人象征性地摆一副碗筷,并留定一个座位,但出嫁女儿则不能入席。在开饭前,先要将碗筷摆好,斟上美酒,燃放爆竹,孝敬祖宗、神灵。 除夕之夜,家家门前张灯结彩。每户人家饭后在厅堂上燃起柴火,称作"点岁火",全家人围坐烤火"守岁",喝茶吃果点,叙聊家常,一般都睡得很晚,有的则通宵达旦不睡。在这过程中,家长须给小辈分发"红包",谓之"压岁钱",象征增岁增寿,岁岁平安。在兴国等县则兴晚辈须给长辈奉"年汤",表示尊老。当晚,各家各户均不串门,守岁至子夜时,鸣放爆竹关门入睡,称为"封财门",之后人不宜再行出入大门。旧时债主清债要赶在封门之前,欠钱人家大门插了燃香,鸣了鞭炮,债主便不再入门,只得来年再收。 除夕日,有些地方如井冈山等地的居民还要到菜园里摘些青菜回家,把它插在大门旁边,有的还放到厅内的香桌上,以示来年纳财。在南丰、南城、黎川等县,存在"除夕夜照岁耗"(也称"照年光")的习俗,与其他地方"元宵夜照岁耗"的习俗有所不同;小孩自腊月十五后至元宵节有玩"岁鼓"的习俗。 在上饶一带地区,畲族民众称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为小年,正月初一为大年。小年无铺张,几乎与平时无异。所办肉食,主要用作祭祀物供品。届时合族人等集中在祠堂,关紧大门,挂上《高皇图》,唱《高皇歌》,跳祭祖舞,锣鼓铿锵,节奏强烈。大年则极隆重。居住地相继不远的畲民合在一起,选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桌拼桌,摆上各家拿来的最好的食品,欢快地聚餐。畲民们互相祝福,祈求一年四季天天能过这样的好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祭祖和合村拼桌吃喝的习俗已慢慢消失。近些年来,饭后一家围坐在电视机旁边观看春节文艺晚会边"守岁"成为一种习俗,待深夜零时一到,鞭炮齐鸣,热闹空前。 春节 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旧时称"元日"、"元辰"、"元旦",现在称为"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春节、端午、中秋),节日活动一直延续到十五日。这一天,每家男女老少起床后都穿上新衣裤、新鞋帽等,穷家也要换上较干净的衣服,意为新年新岁,一切都新。 当日凌晨鸡鸣后,家家户户选择吉时打开大门,然后由家长或长孙燃放鞭炮,迎接福、禄、寿、财、喜以及灶神等四方神灵,称为"开财门"、"迎财接喜"、"接初一",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并在两扇大门的中间张贴写有"开门大吉"四个字的小红纸条,寓意全年吉庆。从午夜起,鞭炮声此起彼伏,直至黎明。鸣爆后,家长(或全家男丁)朝大利方向走一段路,称为"出行"、"出方",念上几句吉利话语,以示开门大吉,四方得利,招财进宝。"出行"一般朝水流上游的方向走一段,称"出门向上";有的人家也会在头年先请教风水先生,知道新的一年哪个方向吉利,"出行"时便朝这个方向走。在"出行"途中,乡邻相遇则交相拜贺。 "出行"回来后,每家焚香秉烛,由家长率儿孙跪拜天地祖宗、五方神灵,祈求一年吉利;拜后,由儿孙向长辈跪叩拜年(有的地方是在早饭后)。 初一早餐,有的地方民众是吃隔年剩饭剩菜,意为"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很多地方民众这一天是吃素食,说是"斋戒一日,吉利一年",以示一年勤俭朴素,餐桌上全都是斋菜(如芥菜、青菜、芹菜、豆腐等) 、面条、年糕、糯米圆等类,取其谐音"发大财"、"年比年高"、"清清吉吉"之意,也有的是用菜煮饭,称为"财饭"。这天吃荤视为不吉利,谓之"一年昏头耷脑",因此在餐桌上连一丁点飞禽走兽的肉星都看不见,到初二日才开始开斋吃荤。 早饭后,人们便开始相互串门"拜年",乡村初一人不出村,只是给本村族人、乡邻"拜年"。见面要互相祝贺,一般说"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对长辈和老者则说"添福添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等语。各家中都留有长辈、主妇接待,以免拜年者走空(俗称"打塌皮"),并于堂中摆果品盒,内装烟、茶、果点等招待,甚至还互相馈送糍果,赠小孩"压岁钱"。 许多地方当日还会举行到祠堂祭祖、"新丁"上谱的活动,一般生女孩则只是记下生辰、名字,生男孩可领丁饼一双,主人家往往会携花生、豆子、糯米糖酬劳,并燃放喜爆一挂为庆。各村祠堂按每家男丁数量发放谱饼等,年老者和考取功名者会额外发放。 旧时,初一日,吉安等地城郊农村常会举行"龙灯"、"狮灯"走村串街或踩地界,或拜祖坟、神社,或给同宗拜年,接灯的村庄和户主,须安排酒饭或送红包。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族群"龙灯"途中相遇,围绕"让道"问题而产生矛盾,甚至发生械斗事件,常常引发宗族矛盾,特别是在相邻的较大村庄、宗族之间。在抚州南丰县等地,当天下午还要请戏班演戏,或开展彩龙船、蚌壳灯、踩高跷、打狮子等娱乐活动;在景德镇浮梁县,当日会举行傩舞仪式,以驱逐疫鬼;在铅山县,当日有用红金帖请客书名的"聚财"习俗以及到学堂祭拜先圣并读书写字的"发笔"习俗等。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也有很多禁忌,如忌煮饭,吃隔日剩饭或面食等;忌向门外倒水,洗脸、漱口的水都不倒掉,要用桶盛起来,意为不让财水外流;忌在屋内扫地,意为不扫掉财气,燃放的鞭炮也不能扫,以示大吉大利,聚财进宝,要扫地也只能由外向里扫至某个角落,以免财流于外;忌动用剪刀,意为防止口舌是非;忌别人上门讨债,意为防当年财运不好;忌堂门关闭,意为防小孩说话不吉利;忌穿针引线,意为防虫蛇咬伤;忌照镜梳头,意为防生病脱发;忌说"鬼、死、臭、埋、烂、倒、杀、绝、少、没有"等不吉之语,多说吉祥话;忌已婚妇女在娘家过年,女儿女婿在岳家不得同住一床;等等。打扫活动直到初三后才可以进行。 从正月初二开始,每天上午(下午一般不外出去拜年)人们开始携带糍果、糕点等到外村亲朋家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不过,过去乐安县正月初二这天习俗为给亡人灵位拜年,因此这天不拜年;许多地方初三日为"穷鬼日",人们一般不外出,不宴请,把家里自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发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在抚州、分宜等地,人们在初三日上午这天只到上年有长辈亡故的亲友家向亡灵拜年(其中孝桥乡农村为初四日),下午各家吃辞年酒;在乐安县,初二这天为拜年禁忌日,当日主要是给亡人灵位"拜新年",因而当日不走亲访友,不涉足别家,室外相见也不讲"拜年";在南丰县,则是初三、初五两日为悼念日,只有过正月初七(俗称"上七")后拜年才无禁忌。现在这种旧俗基本废除。 去亲戚家拜年的先后次序按亲疏程度排列,一般是岳父、岳母、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姑妈、姨妈等。初二这天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有俗称"初一崽(儿子),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姑婆和姨娘"、"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女看娘"等。小孩也这天去给外婆、外公、舅舅等拜年。以前,商店店主于这天备丰盛酒菜设宴款待伙计、雇员、学员及亲友,表示一年开张鸿发,称作"起牙"。腊月十六日,也会置办丰盛酒菜吃一餐,作为岁末牙祭,俗称"圆牙"或"倒牙"。 过去许多地方在春节期间有"请生(新)客"、"接新人(嫂)"的习俗。"生客"是指上年结婚的新婚夫妇,其中女方请新夫叫"请生客",男方请新妇叫"接新人",时间一般是在初四至初六日。以女方为例,新女婿接到岳家后,先到祠堂门前鸣爆、行礼,尊长等鸣爆还礼,其后将其迎到祠堂,先跪拜祖宗,后吃同门酒。酒后岳家带生客去同族各家拜年,向每一户送包点心,作为见面礼物,还要向有小孩之家送红包。期后同族各户轮流设宴招待,俗称"请姐夫",生客不醉不休。各家轮完之后,岳家设宴请各家户主一起进餐,称"陪生客",表示对家族的谢意。生客回家时,尊长、绅士要到祠堂相送。新媳妇在婆家也会受到相似的宴请。近些年来,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已废,有些乡村还保留着,但仪式已大为简略。 在会昌县,正月初五日为"五谷神"生日,当天家家不能煮米饭,只能前晚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时,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祈保"五谷丰登",至今仍流行。 正月初十,俗称"丁日",旧俗在赣南等地各家设香案迎"丁神",头年"添丁者",须备酒筵请客,名曰"吃丁酒"。春节期间,主要是在初七日后,旧时各地还会举行诸如祭神、舞龙狮、唱戏、打拳、闹龙灯、花灯、蚌壳灯等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下午举行,也有的在晚上举行,并串家走户,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以祈驱祸降福、兴旺发达。如在靖安县,民众于初十日会举行"游社火"活动,由少年儿童扮成戏剧中的人物,如《三顾茅庐》中的刘备、关羽、张飞,《借东风》中的诸葛亮和鲁肃,《小放牛》中的牧童和村姑等,或坐或站在"抬阁"(雕有花纹的长方形木架,有时多达十多架)上面,由四名壮汉抬着游行。市民燃放鞭炮,奔走相看,直到深夜才散。 在上饶等地,正月初三以后,畲民开始去亲戚家向长辈拜年。礼品以麻糍果为主,外加少许糕点和一包黄烟。有谣云:"一包果子一包烟,一嬉嬉到元宵边"。每年农历正月初十为畲民祭祖日期。届时祖厅上首挂满历代祖先画像,像前放香案,烧香明烛,陈列肉、鸡、饭等供品,另备净水6碗。祭祀者跪于案前,向祖先一一奏告子孙的名字,宣诵祖先遗训,谓之"奏名传训"。 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一般放假3天,已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之一。节日习俗活动有所革新,人们一般在初一早晨开门时燃放一串称为"开门红"的鞭炮,民间"出行"活动很多地方已废,祭神、拜年活动得到延承,但有所简化,人们拜年多是握手形式,互祝"新年好",向长辈拜年时不再下跪。各机关会举行春节"团拜"活动,并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由机关干部职工给军烈属、敬老院及离退休老干部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