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时代


  文 章也好,书也好,大抵可以分两大类。第一大类的,它可以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信息,信息也许不好听,但是是很有效的信息,比如,退休前的任志强写的那些挨骂的 博客。另一大类,它的目的就是迎合你的观点,让你来掏钱,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做分析的话,需要数据,需要概念,需要观点,在分析之前,需要对概念、 数据和观点来"去魅",去掉人们因为各种目的加在这些概念和观点之上的那些会妨碍你进行判断的东西。
  大部分人进行分析的依据都来自于主流意见和主流观点,很不幸,在高新技术行业,主流意见和主流观点一般是不靠谱的。要看清前景,首先是要对这些意见和观点进行去魅,而不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向前看。
  作 为亲历互联网泡泡糖时代的人,先回忆一下那些年发生的事情。Google是互联网公司的代表。但是,在2000年之前,Google还没进入视线,那时候 的观点是门户就是未来,就是一切。现在看呢?网易变成游戏公司了。新浪要不是抓住了博客和微博这两个东东,早就被扫尽垃圾堆了。而新浪能把微博、博客做到 目前这样子,靠的是资源的运作能力,而不是IT技术。
  在 2004年之前,腾讯还在发愁下一口饭在哪里。那时候,人们以用MSN为自豪,用QQ是脑残的代名词。百度,2000年出生,不起眼的小弟弟。淘宝,在各 种小网站上做垃圾广告,和现在"吕布不在家,貂蝉等着你"广告档次差不多。泡沫顶峰时,只要有看起来还不错的网站,就能搞到很多钱,会写点html,上万 的工资,哦,还是兼职情况。一万,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下,能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支付一套不低于100平米的房子的首付的一半。
  那时候,煤矿是没人要的,挖煤是亏钱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大浪淘沙,然后,大家才发现,TMD什么门户啊,网站啊,不过是很微不足道的一环节。即使在目前,分析几个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可以发现,很多互联网公司是换了个脸的游戏公司和广告公司。包括谷歌。
  写到这里,可以抛出第一个观点了:
  观点1:在强烈的产业变化时期,主流观点是不靠谱的。产业和产品的具体形态的预测一般来说,都是错误的。
  下面,再看技术管理的经典观点。这几个观点是经过多年多个行业的检验而存活下来的观点。详细内容可看我以前的博文:《西方技术管理的精髓》,这里只简要概述。
  第一个观点是技术发展的S曲线(下图)。每一项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展到一个瓶颈,无视这个瓶颈是不行的,会碰壁。
  好比现在的CPU,在主频上就到了一个瓶颈区。
  第二个是AU模型(下图),一个新产业,在初期以产品创新为主,在后期以工艺创新为主。
  AU模型的主要威力是它提出的主导设计的概念。通过大量的产品创新,会产生一个具有主导地位的产品形态,而主导设计是什么样子,在它出现之前,很难预测,在它出现之后,你再去做和主导设计违背的设计,费力不讨好。
  大 家想想,智能手机这一块是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对业界,还是对消费者来说,IPhone这种智能手机的形态是横空出世的(当然,事后大家发现并不是横空出世 的,这个在后面会分析为什么)。现在的智能手机,长的都和它差不多,这就是主导设计。PC上的Windows,搜索引擎中的Google式搜索模式 (Google之前,搜索引擎以目录搜索为主),也分别是对应行业的主导设计。
  第三个是技术扩散曲线(见下图)。新产品的接受,是从创新者开始的,先后经历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人群、后期采用人群、迟缓者,得到普及,成为日常用品。
网站目录投稿:凝绿